[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均流管的散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78782.1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137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军;张文祥;郭铁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梧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F28D1/00 | 分类号: | F28D1/00;F28F9/2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黄为 |
地址: | 543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均流管 分流器 散热器 进水口 本实用新型 水流量 散热本体 水流方向 出水口 出水口位置 散热效率 依次减小 依次增大 轴向间隔 过水孔 散热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均流管的散热器,包括散热本体,所述的散热本体上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在与所述进水口、出水口位置相对应的散热本体内分别设有均流管,所述的均流管上设有多个沿其轴向间隔布置的分流器,所述进水口对应的均流管上的各个分流器的水流量沿所述均流管的水流方向依次增大,所述出水口对应的均流管上的各个分流器的水流量沿所述均流管的水流方向依次减小,每个分流器为多个分布于所述均流管上的过水孔。本实用新型能使散热器内水流均匀分布、提高散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具有均流管的散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散热器在具体使用时,由于空间受限或为了管路美观,采用了同侧进水和同侧出水的方式,如图1所示。对于多组级联或者较大体积的散热器,这种同侧进出水方式,由于水的流体固有特性,更多的水从较近的路径流出,导致散热器发热不均匀,降低了散热器的工作效率。即便是不同侧进水和出水,也会导致水流分布不均匀现象,出现散热器局部温度过低,散热效率下降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使散热器内水流均匀分布、提高散热效率的具有均流管的散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具有均流管的散热器,包括散热本体,所述的散热本体上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在与所述进水口、出水口位置相对应的散热本体内分别设有均流管,所述的均流管上设有多个沿其轴向间隔布置的分流器,所述进水口对应的均流管上的各个分流器的水流量沿所述均流管的水流方向依次增大,所述出水口对应的均流管上的各个分流器的水流量沿所述均流管的水流方向依次减小,每个分流器为多个分布于所述均流管上的过水孔。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的过水孔为圆孔或多边形孔,所述的均流管为圆管或多边形管。
进一步地,所述的散热本体包括多个散热壳体,所述的均流管依次穿过多个所述的散热壳体,且每个所述的分流器与每个散热壳体一一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的均流管为分段结构的组合式管体,包括多根依次连接的分段均流管,每根所述的分段均流管与每个分流器一一相对应。
进一步地,相邻两根所述的分段均流管之间设有卡接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卡接结构包括设于一根分段均流管上的连接头和设于另一根分段均流管上的连接槽。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为:通过在散热壳体内设置均流管,能使散热器内水流均匀分布,使散热器发热均匀,提高散热器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均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沿A-A线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分段均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沿B-B线剖视图。
其中:1-散热壳体、2-进水口、3-出水口、4-均流管、5-过水孔、6-分段均流管、7-连接头、8-连接槽、9-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梧州学院,未经梧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787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逆流式冷却机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高浓度甲醛生产系统的原料预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