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路附件振动噪声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78534.7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961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汪利;刘翱;苏胜利;鲁民月;姚伍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H1/12 | 分类号: | G01H1/12;G01H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杨志兵;仇蕾安 |
地址: | 430064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路附件 振动噪声测试 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 振动噪声 环境适应性 无动力驱动 安装方便 测试原理 辐射噪声 管路出口 管路振动 流体流动 远场辐射 噪声技术 噪声特性 重力驱动 泵源 管内 流体 水塔 上游 记录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路附件振动噪声测试装置,属于管路振动噪声技术领域。该测试装置利用水塔提供的重力驱动流体流动,实现管内流体的无动力驱动,避免了泵源对管路附件振动噪声的影响;通过记录管路附件上游和下游的振动噪声以及管路出口的辐射噪声,能够全面给出管路附件的振动及远场辐射噪声特性。本实用新型所述测试装置的测试原理简单,测试结果可靠性高,而且该测试装置安装方便、环境适应性强,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型号的管路附件振动噪声测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对管路上的阀门、弯头、滤器等附件振动噪声特性进行测试的装置,属于管路振动噪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了实现流量调节、截止止回、稳压分流、流向改变等各种功能,管路系统中通常布置了大量的阀门、弯头、滤器等附件。上述附件是管路系统的重要控制部件。但是,由于自身结构的固有特点,这些附件往往会成为管路系统除水泵以外的次要噪声源。比如,阀门会引起管内流体的节流,产生节流噪声;弯头会引起管内流体二次流动,产生漩涡分离噪声;滤器内部存在大量凸起和凹坑结构,也会产生绕流和空腔噪声等。因此,掌握管路附件的振动噪声特性,对控制管路系统的振动噪声而言是非常必要的。
管路附件的振动噪声测试常用的方法一般为:在陆上搭建管路台架,通过水泵驱动流体流动,在待测附件前后管段上布置水听器;测量经过附件前后的水听器噪声p1和p2,二者相减即得到待测附件的噪声Δp=p2-p1。该方法两个缺点:(1)驱动流体的水泵噪声一般较大,可能掩盖了待测附件的噪声,测试结果需要进行噪声源分离和后处理;(2)测量得到的附件噪声Δp信息不完善,仅含有待测附件的近场流体脉动信息,无法真实反映其远场辐射噪声特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测试管路附件的振动噪声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路附件振动噪声测试装置,利用水塔提供重力驱动流体流动,避免了泵源对管路附件噪声的影响;通过记录管路附件上游和下游的振动噪声以及管路出口的辐射噪声,能够全面给出管路附件的振动及远场辐射噪声特性。所述装置测试原理简单,测试结果可靠性高,安装和使用方面,环境适应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管路附件振动噪声测试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水塔、流量调节阀、上游管路、待测管路附件、下游管路、振动传感器Ⅰ、水听器Ⅰ、水听器Ⅱ、振动传感器Ⅱ、水听器Ⅲ、水池、数据采集单元和计算机;
水塔中存储足够量的水,保证能够提供一定时间的稳定流动,通过重力驱动管路内的流体流动;水池尺寸必须足够大,以保证对下游管路输出端的辐射噪声不产生混响影响;
流量调节阀安装在上游管路上,上游管路的输入端与水塔底部连接,上游管路的连接端与待测管路附件的一端连接,下游管路的连接端与待测管路附件的另一端连接,下游管路的输出端通入到水池内;振动传感器Ⅰ安装在上游管路外表面上,用于测量上游管路的结构振动,水听器Ⅰ安装在上游管路内部,用于测量上游管路内部流体自噪声;水听器Ⅱ安装在下游管路内部,用于测量下游管路内部流体自噪声,振动传感器Ⅱ安装在下游管路外表面上,用于测量下游管路的结构振动;水听器Ⅲ布置于水池内,负责测量下游管路输出端的辐射噪声;振动传感器Ⅰ、水听器Ⅰ、水听器Ⅱ、振动传感器Ⅱ以及水听器Ⅲ分别与数据采集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数据采集单元主要是将接收的压力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并进行信号放大、调理、滤波等操作;计算机与数据采集单元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计算机将接收的数字信号进行存储和分析。
进一步地,待测管路附件与上游管路以及下游管路通过法兰连接。
进一步地,振动传感器Ⅰ、水听器Ⅰ、水听器Ⅱ以及振动传感器Ⅱ与待测管路附件的直线距离分别不大于5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785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矿机电设备震动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煤矿机电作业用的振动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