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处理高温环境的节能型转轮除湿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777539.8 | 申请日: | 2018-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656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 发明(设计)人: | 胡思伟;彭丰;杨皓;琚益虎;曹晓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捷瑞空气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3/14 | 分类号: | F24F3/14;F24F3/16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陈农 |
| 地址: | 3113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除湿转轮 表面冷却器 除湿区 再生区 转轮除湿设备 加热器 二级过滤器 一级过滤器 二级风机 高温环境 节能型 风机 新风 出风 分子筛 出口分支 二级除湿 加热功率 依次连通 排出口 输入口 回风 进风 排出 申请 制冷 冷却 再生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处理高温环境的节能型转轮除湿设备,包括一级过滤器、一级表面冷却器、新风除湿转轮、一级风机、二级表面冷却器、后级除湿转轮、加热器、二级风机、二级过滤器,除湿转轮设置有除湿区、再生区,一级过滤器、一级表面冷却器、新风除湿转轮除湿区、一级风机、二级表面冷却器、后级除湿转轮除湿区、加热器、二级风机、二级过滤器依次连通后接至房间,房间回风连接至二级表面冷却器输入口,与前表冷出风混合形成混合工况后经极少量冷却后直接参与二级除湿循环,后级除湿转轮除湿区出口分支经后级除湿转轮再生区、新风除湿转轮再生区从再生排出口排出。本申请结构简洁,使用方便,采用特殊分子筛除湿转轮,进风前无需制冷,出风加热功率也大幅下降。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处理高温环境的节能型转轮除湿设备,主要适用于高温工况。
背景技术
现有的标准低露点除湿机,由于常规转轮对进风温度要求在15度左右。故采用常规流程,通过回风与送风进行热交换,再将回风经过表冷器降温,除湿后加热到预设温度送到需要调节空气温度、湿度的房间。由于热回收效率低,同时要经过除湿及加热,造成了能量的极大浪费,机组总能耗比标准型机组高出100%以上。
发明内容
本申请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洁,使用方便的高温节能型转轮除湿设备,采用特殊分子筛除湿转轮,进风前无需制冷,转轮后的出风加热功率也大幅下降。
本申请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处理高温环境的节能型转轮除湿设备,包括一级过滤器、一级表面冷却器、新风除湿转轮、一级风机、二级表面冷却器、后级除湿转轮、加热器、二级风机、二级过滤器,所述除湿转轮设置有除湿区、再生区两个相互之间隔离密封的处理区域,其特征是:一级过滤器、一级表面冷却器、新风除湿转轮除湿区、一级风机、二级表面冷却器、后级除湿转轮除湿区、加热器、二级风机、二级过滤器依次连通后接至需要调节温度湿度的房间,所述房间的回风连接至二级表面冷却器输入口,不再经过前表冷降温,与前表冷出风混合形成混合工况后经极少量冷却后直接参与二级除湿循环,此时进行的是高温除湿,后级除湿转轮除湿区出口分支经后级除湿转轮再生区、新风除湿转轮再生区排出。
本申请所述新风除湿转轮采用超级硅胶(PPX)转轮,能适应大湿差处理环境。
本申请所述后级除湿转轮采用分子筛(PPM)转轮,能适应高温除湿处理环境。
本申请所述后级除湿转轮厚度为400毫米,以减弱高温带来的除湿不利因素。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简洁,使用方便,采用特殊分子筛除湿转轮,进风前无需制冷,转轮后的出风加热功率也大幅下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申请的解释而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参见图1,本实施例包括一级过滤1、一级表面冷却器2、新风除湿转轮3、一级风机4、二级表面冷却器5、后级除湿转轮6、加热器7、二级风机8、二级过滤器9。一级过滤1、一级表面冷却器2、新风除湿转轮3、一级风机4、二级表面冷却器5、后级除湿转轮6、加热器7、二级风机8、二级过滤器9依次连通后接至需要调节温度湿度的房间n,所述房间n的回风j连接至二级表面冷却器5输入口,与前表冷出风混合形成混合工况d后经极少量冷却后直接参与二级除湿循环,后级除湿转轮6出口分支经再生区后形成k后排出室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捷瑞空气处理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捷瑞空气处理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775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