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节能和空载低噪音的电动工具智能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76859.1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180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童文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飞驰达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高***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模块 控制模块 信号放大模块 电动工具 空载 电连接 智能控制电路 本实用新型 电源模块 低噪音 放大驱动模块 节能 电路结构 反馈信号 控制电机 驱动电机 低功耗 低转速 能耗 电源 噪音 反馈 运转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具有节能和空载低噪音的电动工具智能控制电路,包括用于驱动电机的驱动模块、用于对驱动模块提供PWM波的控制模块、用于放大驱动模块的反馈信号的信号放大模块及用于对驱动模块、控制模块和驱动模块提供电源的电源模块,驱动模块、控制模块和信号放大模块均与电源模块电连接,驱动模块和信号放大模块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驱动模块与信号放大模块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电路结构后,当电动工具空载时,驱动模块能够给控制模块进行反馈,控制模块会控制电机以低功耗和低转速运转,从而达到降低电动工具空载时的能耗和噪音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工具控制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节能和空载低噪音的电动工具智能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便携式锂电电动工具已十分普及,用户对锂电电动工具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低噪音和节能的锂电电动工具已成为首选,而目前的锂电电动工具在空载时存在很大的噪音。由于园林工具的功率都比较大,电机转速比较高,一般在3000转/分~12000转/分,高速空转会产生比较大的噪音,且会损耗一定电池能量,同时还会对开关和电机造成损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节能和空载低噪音的电动工具智能控制电路,当电动工具空载时,驱动模块能够给控制模块进行反馈,控制模块会控制电机以低功耗和低转速运转,从而达到降低电动工具空载时的能耗和噪音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具有节能和空载低噪音的电动工具智能控制电路,包括用于驱动电机的驱动模块、用于对驱动模块提供PWM波的控制模块、用于放大驱动模块的反馈信号的信号放大模块及用于对驱动模块、控制模块和驱动模块提供电源的电源模块,驱动模块、控制模块和信号放大模块均与电源模块电连接,驱动模块和信号放大模块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驱动模块与信号放大模块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具有节能和空载低噪音的电动工具智能控制电路,其中,电源模块包括稳压芯片U1,二极管D1,稳压二极管D2,电阻R1、R10,电容C8、C10、C3,接口P1,稳压芯片U1的2脚串联电阻R1后与二极管D1的负极电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与接口P1电连接,电阻R10的一端与稳压芯片U1的2脚电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接地,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与稳压芯片U1的2脚电连接,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接地,电容C8的正极与稳压芯片U1的2脚电连接,电容C8的负极接地,稳压芯片U1的3脚接地,电容C10的正极与稳压芯片U1的1脚电连接,电容C10的负极接地,电容C3的一端与稳压芯片U1的1脚电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1的正极引出电源端Bat+,二极管D1的负极引出电源端VDD,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引出电源端+15V,稳压芯片U1的1脚引出电源端+5V。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具有节能和空载低噪音的电动工具智能控制电路,其中,控制模块包括微处理器U2,电阻R6、R9、R16、R43、R44,电容C4、C7,接口P4、P2,微处理器U2的1脚与电源端+5V电连接,电阻R6的一端与电源端+5V电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与微处理器U2的4脚电连接,电容C4的一端与微处理器U2的4脚电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微处理器U2的14脚接地,接口P4串联电阻R9后与微处理器U2的13脚电连接,接口P2串联电阻R16后与微处理器U2的12脚电连接,电阻R43的一端与电源端VDD电连接,电阻R43的另一端与微处理器U2的11脚电连接,电阻R44的一端与微处理器U2的11脚电连接,电阻R44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7与电阻R44并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飞驰达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飞驰达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768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控制器的驱动器控制系统
- 下一篇:调整管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