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漂烫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773656.7 | 申请日: | 2018-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386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林相臣;王敏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永江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L5/10 | 分类号: | A23L5/10 | 
| 代理公司: | 南宁智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29 | 代理人: | 谭月萍;邓世江 | 
| 地址: | 530022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漂烫装置,包括机架、可翻转漂烫锅体及驱动机构,所述漂烫锅体的两端通过转动轴设置在机架内,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机架的一侧,并与转动轴连接从而带动漂烫锅体翻转,所述漂烫锅体的底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漂烫锅体的底部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连接蒸汽锅炉;所述机架顶部还设置有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温度传感器及驱动机构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漂烫装置通过驱动机构驱动转动轴,带动漂烫锅体翻转,自行将漂烫好的食品倒出,设计简单方便,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漂烫装置。
背景技术
漂烫装置是食品加工行业的一种常用设备,用于对蔬菜、薯类等食品原料进行漂烫、预热等。现有的漂烫装置利用高温蒸汽进入漂烫装置的内部进行加热,使得果蔬类食品连续漂烫,实现了连续批量作业,提高了漂烫效率。但是现有的漂烫装置在漂烫过程中物料不能翻转,漂烫不均匀,物料各部分受热不一致,造成漂烫出的食品质量较差;同时,漂烫结束后还需要人工将漂烫好的食品一勺勺取出来,耗费较大的人力,降低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物料漂烫均匀,漂烫结束后具有自动翻转,自动倒出漂烫食品功能的漂烫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漂烫装置,包括机架、可翻转漂烫锅体及驱动机构,所述漂烫锅体的两端通过转动轴设置在机架内,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机架的一侧,并与转动轴连接从而带动漂烫锅体翻转,所述漂烫锅体的底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漂烫锅体的底部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连接蒸汽锅炉;所述机架顶部还设置有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温度传感器及驱动机构电连接。
较佳地,还包括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及电机,所述搅拌轴的一端设置于漂烫锅体内,另一端与电机连接,所述搅拌轴上旋设有集成件,所述集成件两侧对称设置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上端设置有外刮板。
较佳地,所述电机设置在机架内,所述搅拌轴与电机连接的一端穿过转动轴后与电机连接。
较佳地,所述集成件为椭球状,沿着所述集成件的径向于其内穿设有第一旋转孔,所述第一旋转孔和所述搅拌轴相适应。
较佳地,沿着所述集成件的径向于其内设置有第一插接固定孔,所述第一插接固定孔和所述搅拌杆相适应。
较佳地,所述漂烫锅体的底部设置有蒸汽盘管,所述蒸汽盘管与所述进气管连接。
较佳地,所述进气管与所述蒸汽盘管连接的位置设置有电磁阀。
较佳地,所述电机及电磁阀与所述PLC控制器电连接。
较佳地,所述漂烫锅体还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过转动轴,且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漂烫锅体的左侧面连接,另一端设置于漂烫锅体的后侧面。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漂烫装置通过驱动机构驱动转动轴,带动漂烫锅体翻转,自行将漂烫好的食品倒出,设计简单方便,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2)本实用新型的漂烫装置搅拌轴的设置可使待漂烫的物料受热均匀,从而漂烫均匀彻底,通过温度传感器的设置可方便实时监控反应温度,通过PLC控制器的设置可以实现漂烫锅体的自动漂烫及自动翻转出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漂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漂烫装置翻转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漂烫锅体与连接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永江食品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永江食品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736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