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物体接近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72870.0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614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钢;何康;骆水萍;殷宗才;祝娟;叶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科星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18 | 分类号: | G08B21/18;G08B25/00;H02J7/35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徐丰;张巨箭 |
地址: | 6117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箱 闪烁灯 接近报警装置 移动物体 喇叭孔 底部中间位置 太阳能电池板 本实用新型 充电管理器 闪烁报警灯 报警喇叭 内部设置 凸出设置 向下设置 探测头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提供一种移动物体接近报警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底箱和底箱盖,所述底箱底部设置有喇叭孔和闪烁灯孔,所述喇叭孔对应底箱内部设置报警喇叭,所述闪烁灯孔向底箱下部凸出设置闪烁报警灯,闪烁灯孔对应的底箱内部放置充电管理器;所述底箱底部中间位置向下设置探测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用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物体接近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电缆光缆等缆线架空穿过公路等环境中,因超高的物体通过而造成对电缆或光缆的损坏,不但造成的损失大而且排查点位困难。为预防超高物体通过而对缆线造成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移动物体接近报警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底箱和底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箱底部设置有喇叭孔和闪烁灯孔,所述喇叭孔对应底箱内部设置报警喇叭,所述闪烁灯孔向底箱下部凸出设置闪烁报警灯,闪烁灯孔对应的底箱内部放置充电管理器;所述底箱底部中间位置向下设置探测头;
还包括静电探测器,固定设置在底箱上,用于探测箱体周围的强静电,并对应输出静电探测信号;静电报警模块,耦接静电探测器;以及中央控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控制端报警模块以及与对讲机语音通信的语音通讯设备和移动报警单元、延时控制单元、信号发生单元。
优选地,所述移动端报警模块包括移动报警单元,响应声音监测信号和图像监测信号输出用于提示工作人员自身的移动报警信号;
延时控制单元,耦接所述移动报警单元,并在移动报警单元连续发出预设时间的移动报警信号后输出救援控制信号;
信号发生单元,耦接延时控制单元,并响应救援控制信号输出用于提示救援人员响应底箱所在位置的定位信号。
优选地,所述信号发生单元包括一组响应救援控制信号得电的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置于所述闪烁灯元件内部。
优选地,所述移动报警单元包括NPN型的三极管T1,三极管T1的集电极耦接电源正极,三极管T1的基极用于接收上述事故信号,三极管T1的发射极通过固定设置在报警装置上的振动电机G1和蜂鸣器B1接地,其中,振动电机G1和蜂鸣器B1并联设置;当三极管T1的基极接收到事故信号时,三极管T1的发射极与蜂鸣器耦接的节点输出移动报警信号。
优选地,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底箱盖之间通过角钢支架连接,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水平面呈40-45°的夹角,角钢支架与底箱盖之间通过M8螺丝固定。
优选地,所述底箱与底箱盖之间通过M6螺丝固定。
优选地,所述底箱通过一角钢支架固定在所需要设置的位置,其角钢垂直段焊接在底箱侧面,水平面与其连接的可以是路旁电杆或者其余圆柱形固定装置。
优选地,所述喇叭孔与闪烁灯孔为直径40-45厘米的圆孔,所述喇叭孔面板上开设若干直径5厘米的小圆孔。
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创新性地提出了碰撞提示装置,在超高物品靠近前50米即会发出声光报警,预防超高物体造成的碰撞损坏。当出现碰撞后自动上传时间地点等信息给后台,可迅速定位事故地点,节省抢修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移动物体接近报警装置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移动物体接近报警装置底箱底部仰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移动物体接近报警装置电路连接关系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移动物体接近报警装置侧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移动物体接近报警装置电路关系明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科星电力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科星电力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728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压滞自动报警系统
- 下一篇:基于穿戴设备的信息提醒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