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循环利用钢制地下连续墙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71030.2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111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尹清锋;王春河;何文超;杨智麟;王剑非;杨涛;朱英伟;王太平;庞林;赵江;郝本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04 | 分类号: | E02D5/04;E02D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周娓娓;王灵灵 |
地址: | 10016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墙板 挡板 钢箱梁 过渡段 可循环 平行间隔设置 千斤顶 地下连续墙 承接端 连续墙 阻挡层 钢制 本实用新型 垂直设置 单元刚度 钢材用量 焊接固定 绿色环保 施工成本 施工工期 竖向导管 左侧端部 插入端 止水条 左侧面 侧面 | ||
1.可循环利用钢制地下连续墙单元,其特征在于:该连续墙单元由左向右依次为承接端(15)、过渡段(16)和插入端(17),
所述承接端(15)包括两块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墙板(1)和设置在第一墙板(1)内侧面的止水条(7);
所述过渡段(16)包括两块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二墙板(2)、设置在两块第二墙板(2)之间的竖向导管(5)、挡板(11)、钢箱梁(3)、隔水层(6)、千斤顶(4)和接头阻挡层(13),所述挡板(11)垂直设置在两块第二墙板(2)之间、靠近过渡段(16)的左侧端部,所述接头阻挡层(13)设置在挡板(11)左侧面;隔水层(6)敷设在第二墙板(2)内侧面;钢箱梁(3)与上部第二墙板(2)之间设置有千斤顶(4),钢箱梁(3)与下部第二墙板(2)之间焊接固定;两块第二墙板(2)之间通过至少四根弹簧螺栓(10)连接;
所述插入端(17)包括两块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三墙板(14)、挡板(11)、钢箱梁(3)、隔水层(6)、千斤顶(4)和接头阻挡层(13),所述挡板(11)垂直设置在两块第三墙板(14)之间、靠近插入端(17)的右侧端部,所述接头阻挡层(13)设置在挡板(11)右侧面;隔水层(6)敷设在第三墙板(14)内侧面;钢箱梁(3)与上部第三墙板(14)之间设置有千斤顶(4),钢箱梁(3)与下部第三墙板(14)之间焊接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循环利用钢制地下连续墙单元,其特征在于,钢箱梁(3)顶部与千斤顶(4)之间还设置有钢垫板(9)。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循环利用钢制地下连续墙单元,其特征在于,钢垫板(9)与千斤顶(4)焊接固定,钢垫板(9)与钢箱梁(3)通过螺栓(12)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循环利用钢制地下连续墙单元,其特征在于,过渡段(16)内钢箱梁(3)与竖向导管(5)的数量与第二墙板(2)的长度相适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循环利用钢制地下连续墙单元,其特征在于,相邻连续墙单元之间竖直方向通过压边连接;压边连接节点处通过螺栓(12)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循环利用钢制地下连续墙单元,其特征在于,相邻连续墙单元之间水平方向通过插入端(17)与承接端(15)配合相连接;插入端(17)的墙体厚度与承接端(15)的墙体厚度相适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循环利用钢制地下连续墙单元,其特征在于,隔水层(6)和接头阻挡层(13)均为橡胶帘布。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循环利用钢制地下连续墙单元,其特征在于,竖向导管(5)两端设置有法兰盘(8)。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循环利用钢制地下连续墙单元,其特征在于,挡板(11)中部设置有通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7103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板夯行走轮收放机构
- 下一篇:一种预制方桩防爆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