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组装的集水生动物迁徙和漂流功能的生态廊道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70328.1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944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金志军;罗思;王猛;单承康;马卫总;魏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8/08 | 分类号: | E02B8/08 |
代理公司: |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008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板 阻流体 生态廊道 水生动物 塑料棒 组合块 本实用新型 连接固定 可组装 漂流 圆孔 迁徙 螺栓 固定螺孔 河道水流 活动螺丝 缓流区 等距 构建 坡面 水能 鱼类 上行 受阻 制造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组装的集水生动物迁徙和漂流功能的生态廊道,包括阻流体和底板;所述底板通过螺栓与河底坡面连接固定,阻流体通过活动螺丝连接固定在底板上;所述阻流体包括组合块和塑料棒体,组合块上等距设有若干个圆孔,塑料棒体放置在圆孔中,形成塑料棒体簇;所述组合块通过固定螺孔固定在底板上。本实用新型通过构建阻流体,形成既可以消水能,又可以制造缓流区的的生态廊道,可以解决因水上漂流活动导致河道水流过于湍急从而导致鱼类等水生动物上行活动受阻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组装的集水生动物迁徙和漂流功能的生态廊道,属于河道水生态修复、水生动物保护和旅游规划技术领域,尤其是高扰动下溪流的水生动物保护。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人们为了获得足够的绿色能源,满足饮用水以及防洪需求,一座座挡水建筑物建造在河道中,迫使河流生境破碎化,限制了水生动物活动区域,阻隔了水生动物基因交流。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回归自然,挑战自然成为现代人们追求的时尚。漂流运动以其特有的运动形式成为现代人们融入自然,挑战自然的工具。在全国各地很多供人类漂流的娱乐景点,是通过修建壅水建筑物以及将河道渠道化来制造漂流效果。堰的修建增加了水头落差,加快了水流速度,再加上渠道化的河道成为了水生动物不可逾越的障碍。
为了实现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近年来针对大型水利水电项目进行的鱼类保护措施有:水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生态流量保障措施、分层取水、过鱼设施修建、鱼类增殖放流等。其中过鱼设施中的鱼道就是通过人工修建的过水渠道来实现鱼类过坝或者通过其他水流障碍。目前鱼道有竖缝式鱼道、池室鱼道、丹尼尔式鱼道等,这些鱼道均是通过木板或者由钢混结构砌成的挡墙来达到消能的目的, 缺点是一旦实施则无法改变,加上鱼道中的流态是否与鱼类行为相符合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导致鱼道的过鱼效果不理想的情况。同时针对小水电、低水头档水堰的水生动物保护措施,除了拆除挡水建筑物外还未开展其他形式的鱼类迁徙路线修复工作;另一方面,对于已开发或者即将被开发用来提供水上漂流活动的溪流,还未有与水生动物迁徙路线修复相关的报道。要想提供鱼类上下游动的生态廊道,原鱼道设计无法兼顾水上漂流活动和水生动物迁徙这两种功能。因此,有必要实用新型一种既能为水生动物迁徙提供通道又能满足人类休闲娱乐要求的新型生态廊道。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组装的集水生动物迁徙和漂流功能的生态廊道,该可组装的集水生动物迁徙和漂流功能的生态廊道既能为水上漂流运动提供激流,又可以为水生动物提供上下行的生态廊道。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组装的集水生动物迁徙和漂流功能的生态廊道,包括阻流体和底板;所述底板通过螺栓与河底坡面连接固定,阻流体通过活动螺丝连接固定在底板上;所述阻流体包括组合块和塑料棒体,组合块上等距设有若干个圆孔,塑料棒体放置在圆孔中,形成塑料棒体簇,所述组合块通过活动螺丝固定在底板上。
所述底板上设有等距阵列的若干个螺孔。
所述组合块的截面为方形或三角形。
所述塑料棒体由若干个圆柱形细长塑料棒组成,在塑料棒体的底部设有塑料棒体圆柱形底座。
所述圆孔包括内圆孔和外圆孔,外圆孔设在内圆孔的外侧。
所述塑料棒体圆柱形底座的直径等于外圆孔的直径,塑料棒体的直径小于内圆孔的直径。
所述内圆孔的深度大于外圆孔的深度,外圆孔的深度等于塑料棒体圆柱形底座的高度。
所述组合块上设有固定螺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构建阻流体,形成既可以消水能,又可以制造缓流区的的生态廊道,可以解决因水上漂流活动导致河道水流过于湍急从而导致鱼类等水生动物上行活动受阻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703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捷式鱼道内部垃圾拦截及清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引水隧洞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