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人工呼吸训练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65890.5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29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韩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晓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2000 山东省济宁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型本体 提示灯 铜片 气管 吹气 弹簧 人工呼吸训练 本实用新型 接触端 前部 蓄电池 电性回路 内腔上部 训练效果 内固定 体内腔 插接 内腔 下端 摇摆 口腔 观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人工呼吸训练模型,包括模型本体,所述模型本体的口腔内固定安装有仿生气管,所述仿生气管另一端插接有吹气斗,所述模型本体前部固定安装有提示灯,位于提示灯上方的模型本体上固定安装有开关,所述模型本体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本实用新型由于在模型本体前部固定安装有提示灯,仿生气管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铜片接触端,仿生气管内腔上部固定连接有弹簧,且弹簧下端固定连接有铜片,便于在训练人员进行人工呼吸训练时,吹气对铜片通过弹簧产生摇摆从而与铜片接触端接触形成电性回路,从而通过提示灯进行观察训练吹气的力度是否到位,方便快捷,提高训练效果,较为实用,适合广泛推广与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训练模型,特别涉及一种新型人工呼吸训练模型。
背景技术
昏迷患者或心跳停止患者在排除气道异物,如无自主呼吸,应立即予以人工呼吸,以保证不间断地向患者供氧,防止重要器官因缺氧造成不可逆性损伤。正常空气中氧浓度约为21%,经呼吸吸入肺后人体大约可利用3%~5%,也就是说,呼出气中仍含有16%~18%的氧浓度,只要我们在进行人工呼吸时给患者的气量稍大于正常,使氧含量的绝对值并不少于自主呼吸,这样就完全可以保证身体重要器官的氧供应,不至于由于缺氧而导致重要生命器官的损害。所以医护人员熟练快速准确的进行人工呼吸操作,以避免缺氧而危及生命。但如果在人工呼吸时吹气量过大而造成胃胀气增加患者痛苦、增加呕吐窒息的危险。因此,医护人员掌握人工呼吸操作及提高操作熟练度是非常必要的。
现有的人工呼吸训练模型通常会被不同的训练人员使用,通常需要对于。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人工呼吸训练模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人工呼吸训练模型,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人工呼吸训练模型,包括模型本体,所述模型本体的口腔内固定安装有仿生气管,所述仿生气管另一端插接有吹气斗,所述模型本体前部固定安装有提示灯,位于提示灯上方的模型本体上固定安装有开关,所述模型本体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所述仿生气管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铜片接触端,所述仿生气管内腔上部固定连接有弹簧,且弹簧下端固定连接有铜片,所述蓄电池的正极输出端通过第一导线与提示灯的负极电性连接,且提示灯的正极通过第二导线与开关的负极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仿生气管置于模型本体的一端与仿生肺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铜片位于铜片接触端右方且平时对齐。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的正极通过第三导线与弹簧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的负极通过第四导线与铜片接触端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新型人工呼吸训练模型,通过在模型本体的口腔内固定安装有仿生气管,仿生气管另一端插接有吹气斗,吹气斗可以随时更换,保证卫生和人员的训练积极性。
2.本实用新型的新型人工呼吸训练模型,由于在模型本体前部固定安装有提示灯,仿生气管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铜片接触端,仿生气管内腔上部固定连接有弹簧,且弹簧下端固定连接有铜片,便于在训练人员进行人工呼吸训练时,吹气对铜片通过弹簧产生摇摆从而与铜片接触端接触形成电性回路,从而通过提示灯进行观察训练吹气的力度是否到位,方便快捷,提高训练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型人工呼吸训练模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新型人工呼吸训练模型的仿生气管与吹气斗插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新型人工呼吸训练模型的铜片与铜片接触端连接侧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晓,未经韩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658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儿童头皮静脉穿刺备皮训练模型
- 下一篇:一种脐带结扎训练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