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叉车的新型差速锁信号传感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65554.0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301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沈红叶;卢达;王善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力工业车辆(盘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48/38 | 分类号: | F16H48/38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地址: | 1242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感器 差速锁 指示灯 闭合位置 常开位置 信号传感器装置 本实用新型 新型差速 一端连接 差速器 叉车 警示作用 连接状态 变速箱 操控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叉车的新型差速锁信号传感器装置,包括安装在变速箱上的差速锁和差速器,所述差速锁上分别安装有用于检测其与差速器连接状态的常开位置传感器和闭合位置传感器,所述常开位置传感器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指示灯,所述闭合位置传感器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指示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差速锁上的常开位置传感器和闭合位置传感器,用以感应差速锁的工作状态,同时可结合指示灯的使用为操作者提供实时的警示作用,提高了操控效率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叉车差速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叉车的新型差速锁信号传感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应用于叉车上的差速锁形式为牙嵌式,主要由十字轴、外推环、中心环等组成。在车辆行驶时,通过外推环和十字轴的位置以及转速情况,通过机械实现差速。但不能根据路况及用户实际情况自行选用差速锁是否投入当前使用,无任何提示警示信号给于驾驶员,起不到安全警示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叉车的新型差速锁信号传感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叉车的新型差速锁信号传感器装置,包括安装在变速箱上的差速锁和差速器,所述差速锁上分别安装有用于检测其与差速器连接状态的常开位置传感器和闭合位置传感器,所述常开位置传感器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指示灯,所述闭合位置传感器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指示灯。
所述变速箱上设置有用于切换差速锁连接状态的电磁阀。
所述电磁阀的一端连接有用于控制其开关闭合的按钮。
所述常开位置传感器和闭合位置传感器均电性连接叉车的直流电源。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差速锁上的常开位置传感器和闭合位置传感器,用以感应差速锁的工作状态,同时可结合指示灯的使用为操作者提供实时的警示作用,提高了操控效率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叉车的新型差速锁信号传感器装置,包括安装在变速箱上的差速锁和差速器,所述差速锁上分别安装有用于检测其与差速器连接状态的常开位置传感器K1和闭合位置传感器K2,所述常开位置传感器K1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指示灯LED1,所述闭合位置传感器K2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指示灯LED2,本实施例采用的第一指示灯LED1和第二指示灯LED2均为不同颜色的LED灯,可以有效的为操作者提供警示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变速箱上设置有用于切换差速锁连接状态的电磁阀YV1。
进一步的,所述电磁阀YV1的一端连接有用于控制其开关闭合的按钮SB1,该按钮SB1安装在驾驶室的仪表架上,可方便操控者自行切换差速锁的工作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常开位置传感器K1和闭合位置传感器K2均电性连接叉车的直流电源,不需要外接电源及独立的电源模块,减少排线布局。
当关闭按钮SB1时,差速锁功能关闭,和标准叉车使用无任何差别,此时由闭合位置传感器K2检测到差速锁处于关闭状态,第二指示灯LED2亮起,根据实际路况需求,可开启按钮SB1,这时与SB1连接控制的电磁阀YV1启动,并开启差速锁功能,此时由常开位置传感器K1检测到差速锁处于开启状态,第一指示灯LED1亮起,当车辆正常工作时,一种信号灯对差速锁进行信号指示,即差速锁和差速器只会存在一种工作状态,当指示灯不指示或全指示时,便存在故障,提醒操作者停车排出故障。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力工业车辆(盘锦)有限公司,未经合力工业车辆(盘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655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