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西藏绒山羊多功能巷道圈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764942.7 | 申请日: | 2018-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465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 发明(设计)人: | 吴玉江;巴贵;索朗达;德吉;次仁德吉;四朗玉珍;宋天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K1/00 | 分类号: | A01K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1 | 代理人: | 李鹏 |
| 地址: | 850009 西藏*** | 国省代码: | 西藏;5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巷道 分群 称重 驱虫 本实用新型 开关门 绒山羊 缓冲 连通 土地利用率 外侧设置 减小 | ||
1.一种西藏绒山羊多功能巷道圈,包括临时关养圈(1)、进口门(3)、开关门(7)、分群门(8)、第一出口门(13)和第二出口门(14),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关养圈(1)的最后方设置有集中关养圈(2),所述集中关养圈(2)的前方连通有免疫驱虫巷道(4),所述免疫驱虫巷道(4)与集中关养圈(2)的连接处安装有开关门(7),所述免疫驱虫巷道(4)的前方连通有称重巷道(5),所述称重巷道(5)与免疫驱虫巷道(4)的连接处安装有开关门(7),所述称重巷道(5)分别另外连接有第一分群圈(9)、第二分群圈(10)、第三分群圈(11)和第四分群圈(12),且第一分群圈(9)、第二分群圈(10)、第三分群圈(11)和第四分群圈(12)与称重巷道(5)连接处均安装有分群门(8),所述第一分群圈(9)和第二分群圈(10)分别连接有缓冲巷道(15),所述缓冲巷道(15)汇合处连接有上车辅助平台(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西藏绒山羊多功能巷道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集中关养圈(2)的前方设置为喇叭口状,且小径端与免疫驱虫巷道(4)连通,所述集中关养圈(2)的最后方安装有进口门(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西藏绒山羊多功能巷道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巷道(5)为正五边形结构,所述分群门(8)位于其中四个边上,所述称重巷道(5)的中央处设置有称重台(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西藏绒山羊多功能巷道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关养圈(1)为圆形结构,所述缓冲巷道(15)位于第一分群圈(9)、第二分群圈(10)、第三分群圈(11)和第四分群圈(12)的外侧,且位于临时关养圈(1)的内侧,所述第一分群圈(9)和第二分群圈(10)后方均安装有第一出口门(13),所述第一出口门(13)与缓冲巷道(15)连接,所述第三分群圈(11)和第四分群圈(12)的前方均安装有第二出口门(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西藏绒山羊多功能巷道圈,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缓冲巷道(15)分别位于临时关养圈(1)内两侧,两个所述缓冲巷道(15)的前方汇合处设置为喇叭口状,且小径端与上车辅助平台(16)连接,大径端与第二出口门(1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西藏绒山羊多功能巷道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门(3)、开关门(7)、分群门(8)、第一出口门(13)和第二出口门(14)均包括一侧竖直设置的固定柱(17),所述固定柱(17)的顶端铰接安装有活动档杆(18),所述活动档杆(1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挡板(1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未经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6494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通量对少量水稻种子组培消毒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养猪场用猪圈保温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