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装于燃气轮机后余热锅炉炉膛内的SCR脱硝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63441.7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788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劳新力;崔嵘;熊永功;李卫团;宁有智;田宇;邓传志;李雄;梁建友;陈康成;王涛;尉言磊;柳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90 | 分类号: | B01D53/90;B01D53/5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李慧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余热锅炉 炉膛 中压管 燃气轮机 本实用新型 烟气 烟气入口 烟气余热 烟道 排布 下端 连通 脱销 回收 配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装于燃气轮机后余热锅炉炉膛内的SCR脱硝系统,所述SCR脱硝系统直接布置在余热锅炉炉膛内部,且与余热锅炉配套设计;所述SCR脱硝系统包括设置在余热锅炉炉膛内的第一中压管箱、用于脱销的SCR催化剂箱和用于后续的烟气余热再进行回收的第二中压管箱;所述第一中压管箱设置在余热锅炉炉膛内的下端,且与余热锅炉的烟气入口连通;所述SCR催化剂箱设置在第一中压管箱上方,所述第二中压管箱设置在SCR催化剂箱的上方,所以烟气在经过第一中压管箱的降温后,烟气的温度从460℃降低到320‑420℃。本实用新型将SCR系统直接布置在余热锅炉炉膛内部,节省了烟道重新排布需要的空间和设计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轮机SCR脱硝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安装于燃气轮机后余热锅炉炉膛内的SCR脱硝系统。
背景技术
常规锅炉的SCR脱硝系统,一般是新上SCR脱硝装置,将烟气从炉后烟道引至SCR脱硝装置,烟气经脱硝处理后再引回炉后烟道;占地大,工程量大,投资大。
因此,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与燃气轮机后余热锅炉炉膛内的SCR脱硝系统,旨在于解决现有SCR脱销系统铺设占地大,工程量大,投资成本高,需要耗费的烟道长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安装于燃气轮机后余热锅炉炉膛内的SCR脱硝系统,其中,所述SCR脱硝系统直接布置在余热锅炉炉膛内部,且与余热锅炉配套设计;所述SCR脱硝系统包括设置在余热锅炉炉膛内的第一中压管箱、用于脱销的SCR催化剂箱和用于后续的烟气余热再进行回收的第二中压管箱;所述第一中压管箱设置在余热锅炉炉膛内的下端,且与余热锅炉的烟气入口连通;所述SCR催化剂箱设置在第一中压管箱上方,第二中压管箱设置在SCR催化剂箱的上方,所述烟气在经过第一中压管箱的降温后,烟气的温度从460℃降低到320-420℃。
所述的安装于燃气轮机后余热锅炉炉膛内的SCR脱硝系统,其中,所述余热锅炉炉膛内设置有SCR反应器预留空间,所述SCR催化剂箱安装在SCR反应器预留空间中。
所述的安装于燃气轮机后余热锅炉炉膛内的SCR脱硝系统,其中,所述第二中压管箱上方还安装有第三中压管箱,且第三中压管箱内置于余热锅炉炉膛内。
所述的安装于燃气轮机后余热锅炉炉膛内的SCR脱硝系统,其中,所述余热锅炉炉膛内还安装有低压管箱,且位于第三中压管箱的上方。
所述的用安装于燃气轮机后余热锅炉炉膛内的SCR脱硝系统,其中,还包括用于辅助余热锅炉和SCR脱销系统的辅助结构,所述辅助结构包括辅助钢架、辅助平台、平台扶梯、中压锅筒和低压锅筒,所述辅助钢架安装在余热锅炉的一侧,辅助平台搭建在辅助钢架上,且辅助平台上还搭建有平台扶梯,所述中压锅筒和低压锅筒分别通过支座安装在辅助平台上,所述中压锅筒与第一中压管箱、第二中压管箱和第三中压管箱连接,所述低压锅筒与低压管箱连接。
所述的安装于燃气轮机后余热锅炉炉膛内的SCR脱硝系统,其中,所述辅助钢架顶部还安装有用于挡雨的雨棚。
所述的安装于燃气轮机后余热锅炉炉膛内的SCR脱硝系统,其中,所述第一中压管箱、第二中压管箱和第三中压管箱内分别设置有用于与烟气进行换热的水管。
所述的安装于燃气轮机后余热锅炉炉膛内的SCR脱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SCR催化剂箱包括上框架、下框架、保温层和催化剂,所述上框架和下框架之间通过保温层围合形成一个箱体,催化剂设置箱体底部的下框架上面。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SCR系统直接布置在余热锅炉炉膛内部,与余热锅炉配套设计,配套施工,并将SCR系统结构简化,SCR系统的催化剂放置在炉膛内320℃~420℃温度区间,所以使得余热锅炉能够满足SCR催化剂反应的温度需求;节省了烟道重新排布需要的空间和设计的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634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