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池塘工程化循环水槽养殖捕鱼网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58816.0 | 申请日: | 201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472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全杰;徐钢春;孙阿君;聂志娟;王裕玉;何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K73/02 | 分类号: | A01K7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杨采良 |
地址: | 21408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捕鱼网兜 本实用新型 捕鱼网具 循环水槽 闭合端 工程化 开口端 拉绳 网兜 捕鱼 池塘 闭合 养殖 铝钉 铝角 铆固 结实 并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池塘工程化循环水槽养殖捕鱼网具,包括捕鱼网兜和捕鱼框架;所述捕鱼网兜包括开口端和闭合端,捕鱼网兜的开口端通过铝角压于捕鱼框架的内侧,并用铝钉铆固;捕鱼网兜的闭合端系有网兜拉绳,所述网兜拉绳用于闭合捕鱼网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结实耐用,起捕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林水产技术领域,涉及到水产养殖捕捞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池塘工程化循环水槽养殖捕鱼网具。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对各种各样水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增长。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水产品需求,水产养殖的方式和范围也在不断变化。
低碳高效的池塘工程化循环水槽养殖,因其先进的生态养殖理念、高效的养殖效率及工业化管理的便捷,得到了众多养殖户的青睐,不过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养殖系统还不够完善,比如就捕鱼系统而言,要么结构过于复杂,使用不方便;要么不耐用,起捕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池塘工程化循环水槽养殖捕鱼网具,该捕鱼网具主要由捕鱼框架和捕鱼网兜构成,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结实耐用,起捕率高。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池塘工程化循环水槽养殖捕鱼网具,包括捕鱼网兜和捕鱼框架;所述捕鱼网兜包括开口端和闭合端,捕鱼网兜的开口端通过铝角压于捕鱼框架的内侧,并用铝钉铆固;捕鱼网兜的闭合端系有网兜拉绳,所述网兜拉绳用于闭合捕鱼网兜。
优选地,所述捕鱼框架包括框架把手、活动扣和框架拉绳;所述捕鱼框架为长方形框,所述框架把手位于其中一条长边的两侧,所述活动扣位于另一条长边的两角内侧,所述框架拉绳穿过活动扣。
进一步地,所述捕鱼框架为长4.96m、宽2.5m的长方形框,框的每条边均由两根等长的方管焊接而成,截面呈“L”型;所述框架把手采用相同的方管焊接在捕鱼框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方管为镀锌方管,截面尺寸为2cm×4cm;所述框架把手的长度为0.5m,平行于捕鱼框架的短边,垂直距离5cm。
优选地,所述活动扣由直径3mm的高强度钢丝绕制而成,穿孔绕于捕鱼框架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拉绳长约4m,系于活动扣上。
优选地,所述捕鱼网兜为聚乙烯无结网,网目为2目,开口的周长为15m,深9m。
优选地,所述网兜拉绳长约5m,系于捕鱼网兜的闭合端。
优选地,所述铝角的尺寸为3cm×3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该捕鱼网具主要由捕鱼框架和捕鱼网兜构成,便于制作和使用。
(2)结实耐用。该捕鱼网具采用铝角将捕鱼网兜开口压于捕鱼框架内侧,并用铝钉铆固,非常结实耐用。
(3)起捕率高。由于捕鱼网具与池塘循环流水槽的尺寸向匹配,捕鱼框架能够合理的绕开水槽壁上的障碍物,鱼的起捕率高达99%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池塘工程化循环水槽养殖捕鱼网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池塘工程化循环水槽养殖捕鱼网具中捕鱼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池塘工程化循环水槽养殖捕鱼网具中捕鱼网兜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池塘工程化循环水槽养殖捕鱼网具中捕鱼框架“L”型结构构造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588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家蚕大蚕饲育机
- 下一篇:一种射鱼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