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热结构及电机控制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758607.6 | 申请日: | 2018-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876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 发明(设计)人: | 王才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 代理公司: | 44217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陆军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翅片 基板 壳体 水道 冷却液通道 散热器 本实用新型 散热结构 下表面 底板 底板上表面 电机控制器 翅片交错 散热效率 上表面 对插 减小 流阻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结构及电机控制器,所述散热结构包括水道壳体和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基板,所述基板扣于所述水道壳体上,并形成位于所述基板的下表面和所述水道壳体的底板上表面之间的冷却液通道;所述基板的下表面具有多个第一翅片,所述水道壳体的底板的上表面具有多个第二翅片,且相邻的所述第一翅片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二翅片的宽度、相邻的所述第二翅片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一翅片的宽度;在所述基板扣于所述水道壳体时,所述第一翅片和第二翅片交错分布。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冷却液通道内对插分布的第一翅片和第二翅片,大大提高了散热效率,同时减小了冷却液通道内的流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控制器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散热结构及电机控制器。
背景技术
为使电机控制器(例如电动汽车中的电机控制器)高效、稳定工作,在电机控制器的箱体上一般都设有散热结构。
如图1,为目前常规压铸(通常导热系数为96w/mk)散热结构示意图,该散热结构包括位于箱体11底部和散热器12之间的冷却液通道13,并通过流经冷却液通道13的冷却液实现散热器12上发热器件的散热。该散热结构虽然结构简单,但对散热性能的提升空间有限:一般为提高散热性能,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改变翅片的间距、翅片的高度及冷却液流速等。但受模具条件的限制,翅片间距及高度都有一定的限制条件;而冷却液流速的提高又会带来水阻的增加,对水泵的性能又提出更高的要求。
如图2所示,为提高散热性能,可将上述散热结构中用于为发热部件散热的散热器22换成导热系数更高的材料(导热系数201w/mk),再将散热器22与压铸箱体11通过搅拌摩擦焊的方法进行焊接,从而在散热器22与箱体11的底部之间形成冷却液通道23。但上述结构不仅增加了加工工艺的复杂性,还增加了成本。并且,由于两种不同材料间搅拌摩擦焊接的技术还不太成熟,存在一定的使用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散热结构的散热性能有限、工艺复杂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散热结构及电机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散热结构,包括水道壳体和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基板,所述基板扣于所述水道壳体上,并形成位于所述基板的下表面和所述水道壳体的底板上表面之间的冷却液通道;所述基板的下表面具有多个第一翅片,所述水道壳体的底板的上表面具有多个第二翅片,且相邻的所述第一翅片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二翅片的宽度、相邻的所述第二翅片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一翅片的宽度;在所述基板扣于所述水道壳体时,所述第一翅片和第二翅片交错分布。
优选地,所述多个第一翅片分别垂直于所述基板的下表面,所述多个第二翅片分别垂直于所述水道壳体的底板的上表面,且在所述基板扣于所述水道壳体时,所述第一翅片平行于所述第二翅片。
优选地,所述第一翅片突出于所述基板下表面的高度与所述第二翅片突出于所述水道壳体的上表面的高度之和,大于所述基板扣于所述水道壳体时所述基板的下表面与所述水道壳体的上表面之间的间距。
优选地,所述水道壳体的底板上具有多个挡墙,所述挡墙突出于所述水道壳体底板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翅片突出于所述水道壳体底板的高度,且所述多个挡墙分别平行于所述第二翅片;所述多个挡墙将水道壳体分隔为多个区域,且每一区域具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翅片。
优选地,所述散热器的基板的下表面具有多个分别与所述多个挡墙对应的挡墙槽,且在所述基板扣于所述水道壳体时,每一所述挡墙嵌入一个所述挡墙槽。
优选地,所述挡墙突出于所述水道壳体底板的高度不小于所述第二翅片突出于所述水道壳体底板的高度的1.5倍。
优选地,所述第一翅片的垂向截面呈U形,所述第二翅片之间的间隙的垂向截面呈U形。
优选地,相邻的所述第一翅片之间的间距相等;相邻的所述第二翅片之间的间距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586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环保电子仪器仪表用散热装置
- 下一篇:电力自动化设备降温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