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储油止回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56656.6 | 申请日: | 2018-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671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彭志伟;李小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商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5/04 | 分类号: | F16K15/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冯筠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二圆孔 止回件 圆孔 含油废气 限位装置 外部设备 密封 本实用新型 体内 止回器 储油 壳体内腔 气流通道 油污 壳体 排出 沾附 流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储油止回器,其包括有一壳体,该壳体内设有一止回件及一限位装置,且其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一第一圆孔和一第二圆孔,限位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圆孔下方,所述止回件位于壳体内底部,并密封第二圆孔,当有气流自第二圆孔流入时,气流将止回件顶离第二圆孔,所述第二圆孔、壳体内腔及第一圆孔间形成气流通道,所述限位装置用于限制止回件的位置以避免所述止回件将第一圆孔密封。本实用新型中当外部设备产生的含油废气通过第二圆孔流入时,气流将止回件顶离第二圆孔,以使得气流自第一圆孔流出;而当无含油废气流入时,止回件将第二圆孔密封,可防止排出的含油废气倒灌,且可避免壳体内因含油废气通过所沾附的油污流至外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储油止回器。
背景技术
高速冲床是采用一体化的特殊铸铁合金,具有高刚性及抗震性,其广泛应用于精密电子、半导体芯片、通讯、电脑、家用电器、汽车零部件、马达定转子等小型精密零件的冲压加工。
高速冲床滑块以长型导路设计,配备滑块平衡装置,以确保运转精密与稳定,且所有抗磨损元件均以电子式定时自动润滑系统,若缺乏润滑油,冲床将全自动停止,因此高速冲床工作时产生的废气中含有油雾,目前,车间中多台高速冲床共用一条排气管道以将含油废气排出,然而当其中一台或多台高速冲床未运行时,容易使得含油废气通过共用的排气管道返回到车间内,且当高速冲床全部停止运行时,排气管道内壁沾附着油污,油污将会沿管道壁回流到冲床内。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防止含油废气及油污回流的储油止回器以解决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防止含油废气及油污回流的储油止回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储油止回器,其包括有一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一止回件及一限位装置,且其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一第一圆孔和一第二圆孔,所述限位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圆孔下方,所述止回件位于所述壳体内底部,并密封第二圆孔,当有气流自第二圆孔流入时,气流将止回件顶离第二圆孔,所述第二圆孔、壳体内腔及第一圆孔间形成气流通道,所述限位装置用于限制止回件的位置以避免所述止回件将第一圆孔密封。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止回件为空心球体,该空心球体设于所述第二圆孔上。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储油止回器还包括有一第一连接管道,所述第一连接管道一端插设所述第二圆孔而位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球体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管道该端开口上。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球体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限位装置包括一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柱体,所述柱体内部设有一贯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内分布有多个肋条,每两个肋条间的间隔小于止回件的外径,以阻挡所述止回件。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有一柱体及多个自所述柱体底面边缘向下延伸形成的支撑件,且所述支撑件均位于所述第二圆孔边缘处,该柱体内部设有一贯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内分布有多个肋条,每两个肋条间的间隔小于止回件的外径,且所述柱体的直径大于该止回件的外径。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壳体底部还设有一排油口。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储油止回器还包括有一第二连接管道,所述第二连接管道通过一法兰连接于所述壳体第一圆孔处。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壳体包括有一第一圆柱体、自所述第一圆柱体顶端边缘向上延伸形成的圆台以及自所述圆台顶端边缘向上延伸形成的第二圆柱体,所述第一圆孔设于所述第二圆柱体顶面,所述第二圆孔设于所述第一圆柱体底面,且所述第一圆柱体、圆台以及第二圆柱体均为空心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商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商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566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