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式初期雨水弃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56304.0 | 申请日: | 201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961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兆宇;罗义;路歌;曹永超;马恺;郭旖琪;陈浩;闫子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00;E03B3/02;C02F9/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坚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8 | 代理人: | 赵贵春 |
地址: | 075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出口 排出 弃流管 本实用新型 入水管 雨水 连通 降雨 雨水收集装置 初期雨水 排出滑槽 弃流装置 自动式 滑板 排水管 沉淀处理 净化处理 相对滑动 滑入 外壁 污水 净化 污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式初期雨水弃流装置,包括:弃流管100,该弃流管100顶端连通有入水管101,所述的入水管101与雨水收集装置连通,降雨通过雨水收集装置收集后流入入水管101,所述弃流管100下部设有排出口,该排出口与排水管102连通,排出口将降雨初期的雨水以及部分杂质排出,所述排出口包括:排出滑板110,在弃流管100外壁上排出口处凸设有排出滑槽111,该排出滑板110滑入排出滑槽111中并与其可相对滑动,从而使得排出口开启排出污水或关闭。本实用新型可以将降雨的前2‑5mm的污染严重雨水的雨水、杂质排出,对其后较为纯净的雨水进行净化沉淀处理后再收集,减少了后期净化处理的工作。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回收利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式初期雨水弃流装置。
背景技术
雨水弃流,完整的应该叫雨水初期弃流,它主要应用在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中。初期降雨时,前2-5mm的雨水一般污染严重,流量也比较小,这段降雨因为其还有大量的有害物质、杂质,故不能回收利用,需要排水处理掉。
然而,由于城市的发展,在降雨过程中,雨水常常带着碎石、泥土、杂物等一起流入雨水弃流装置,现有技术的雨水弃流装置仅仅只能将降雨初期的雨水废弃掉,但不能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初期的过滤处理。显然现有的雨水弃流装置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全新的自动式初期雨水弃流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式初期雨水弃流装置,其可以将降雨初期的雨水废弃掉,同时还可以对雨水进行初过滤,滤去杂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式初期雨水弃流装置,包括:
弃流管100,该弃流管100顶端连通有入水管101,所述的入水管101与雨水收集装置连通,降雨通过雨水收集装置收集后流入入水管101,所述弃流管100下部设有排出口,该排出口与排水管102连通,排出口将降雨初期的雨水以及部分杂质排出,所述排出口包括:
排出滑板110,在弃流管100外壁上排出口处凸设有排出滑槽111,该排出滑板110滑入排出滑槽111中并与其可相对滑动,从而使得排出口开启排出污水或关闭,
排出通口,该排出通口开设于弃流管100的排出口处,排出通口为一在弃流管100侧壁上开通的通口,污水由此流出,
所述弃流管100上部远离排出口一侧设有收集口,所述收集口将部分较为清洁的降水收集,随后流入雨水净化装置400中净化处理,该收集口包括:
收集滑板120,在弃流管100内壁上收集口处凸设有收集滑槽121,该收集滑板120滑入收集滑槽121中并与其可相对滑动,所述收集滑槽121优选为T型滑槽,
收集通口,该收集通口开设于弃流管100的收集口处,收集通口为一在弃流管100侧壁上开通的通口,污水由此流出;及
套管200,该套管200贯穿弃流管100底部设置,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套管200优选为一体设置在弃流管100底部,且贯穿弃流管100底部;及
浮球杆300,该浮球杆300贯穿套管200设置,与套管200过渡配合,浮球杆300在弃流管100内雨水的浮力作用下在套管200内上下滑动,在所述浮球杆300与套管200之间可以设置密封橡胶圈来使得弃流管100内的水不会流出,所述浮球杆300位于弃流管100内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浮球301,另一端凸设有限位挡片302,所述限位挡片302用于防止浮球杆300于套管200内滑出,
所述浮球杆300位于弃流管100外的部分上铰接有换向件,该换向件还与收集滑板120相连,所述换向件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未经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563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海绵城市道路排水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煤层水库排压疏水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