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临床用针头回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754644.X | 申请日: | 2018-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86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 发明(设计)人: | 呼永华;李争峰;张小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中医药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M5/32 | 分类号: | A61M5/32 |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既明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59 | 代理人: | 李钦;彭立琼 |
| 地址: | 730099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针头 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 针头存放 大孔 小孔 箱体盖 分开存放 箱体内部 针头刺伤 针头针尖 上端 下端 连通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临床用针头回收装置,包括箱体和箱体盖,所述箱体内部设置了若干针头存放孔,所述针头存放孔由大孔和小孔组成,所述大孔和小孔连通,所述小孔位于大孔下端;所述箱体盖设置于箱体上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临床用针头回收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临床用针头回收装置,通过针头存放孔的设置,能始终保持针头针尖部分朝下,且实现了针头的分开存放,大幅降低了针头刺伤使用者及其它相关人员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临床医用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临床用针头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面临着多种职业危害,针刺伤是医护人员面临的主要职业危害之一。按照医疗部门的要求和规定,医用注射器的针头和针管都要毁形收集,不能到处乱扔和存放,毁形处理后都要送到指定单位回收处理。然而在实际过程中,医护人员为了避免麻烦,往往都是将针头针管随同其他医疗垃圾一起处理,即使部分医护人员遵循要求,将针头与针管分离并作毁形处理时,也会出现被针头刺伤或将衣服划破等现象,存在感染血源性传染病的风险。
目前,临床上通常采用托盘或者治疗盘存放用过的针头,这些放在托盘或者治疗盘针头的针尖有时会朝着外面,增加了针刺伤的风险。且在移动托盘过程中,因为针头并没有被固定在托盘内,因此针头容易掉落出来。托盘在治疗车上的位置也不固定,推动治疗车或治疗车被碰撞时,托盘会在治疗车上移动,容易造成针头洒落,增加工作人员及周围人员被针头刺伤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出了一种临床用针头回收装置,该临床用针头回收装置,结构简单,针头与针头之间分开放置,且针尖保持向下放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临床用针头回收装置,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临床用针头回收装置,包括箱体和箱体盖,所述箱体内部设置了若干针头存放孔,所述针头存放孔由大孔和小孔组成,所述大孔和小孔连通,所述小孔位于大孔下端;所述箱体盖设置于箱体上端。
进一步的,为了将箱体盖更好的固定在箱体上端,所述箱体侧壁设置有若干卡扣,所述箱体盖侧壁设置有与若干卡扣配合的若干卡扣槽。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针头在箱体针头存放孔内晃动及防止针尖扎破箱体底部,所述临床用针头回收装置还包括柔性防护套,所述柔性防护套由海绵制成,设置在箱体内部小孔内。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针头进入针头存放孔内,所述箱体内设置的大孔为圆锥孔。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固定针头,所示箱体上端面设置有凹槽,所示箱体盖内部设置有与若干针头存放孔配合的若干凸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临床用针头回收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临床用针头回收装置,通过针头存放孔的设置,能始终保持针头针尖部分朝下,且实现了针头的分开存放,大幅降低了针头刺伤使用者及其它相关人员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临床用针头回收装置主视图;
图2为图1沿A-A线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一种临床用针头回收装置轴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临床用针头回收装置的箱体盖主视图;
图5为图4沿B-B线的剖视图;
图6为图4所示的一种临床用针头回收装置的的箱体盖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临床用针头回收装置的箱体主视图;
图8为图7沿C-C线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中医药大学,未经甘肃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546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