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列管式冷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53529.0 | 申请日: | 201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01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余东泽;张珉;陈瑶;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川润液压润滑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8F2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钱成岑 |
地址: | 611743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流通道 列管式冷却器 压差传感器 控制系统 出水 进水 安装座 封头 压差信号 出水腔 进水腔 压差 连通 冷却器技术领域 报警 本实用新型 方便操作 密封连接 实时监测 外端开口 应对措施 感压孔 换热管 传送 堵塞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器技术领域,一种列管式冷却器,列管式冷却器的封头端部具有安装座,安装座上开设水平的进水引流通道和出水引流通道,进水引流通道与封头的进水腔连通,出水引流通道与封头的出水腔连通,安装座上固装有压差传感器,压差传感器的两个感压孔分别与进水引流通道和出水引流通道的外端开口对应密封连接,压差传感器用于与一控制系统连接,压差传感器将进水和出水的压差信号传送至控制系统,当压差信号大于设定值时,控制系统报警。可有效实时监测进水腔中水和出水腔中水的压差,进而判断列管式冷却器换热管的堵塞情况,当压差大于设定值时,控制系统即可报警,方便操作人员及时采用应对措施,避免列管式冷却器长期低效率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列管式冷却器。
背景技术
列管式冷却器是一种常用的冷却器,它具有制造难度较低、结构简单、易于检修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类气体及液体冷却。但列管式冷却器因换热管的排布局限,冷热介质接触面积有限,相较板式冷却器,其换热效率较低,同时,列管式冷却器的换热管内表面因内壁粗糙度问题,易于结垢,造成堵塞,列管式冷却器通道堵塞后,液体整体过流流道减少,间接造成换热面积减少,冷却器实际换热效率下降,且冷却器压损不断增大,同时,由于列管式冷却器的冷却介质普遍选择工业用水或自来水,被堵塞部分换热管由于冷却水无法流动,冷却水中所包含的氯离子、硫酸离子等将成倍加剧对冷却器换热管腐蚀,降低其使用寿命,因此,需要及时监测列管式冷却器的堵塞情况,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列管式冷却器,结构紧凑合理,能够有效实时监测进水腔中水和出水腔中水的压差,进而判断列管式冷却器换热管的堵塞情况,当压差大于设定值时,控制系统即可报警,方便操作人员及时采用应对措施,避免列管式冷却器长期低效率工作,同时,避免换热管被腐蚀,保证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列管式冷却器,所述列管式冷却器的封头端部具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水平的进水引流通道和出水引流通道,所述进水引流通道与封头的进水腔连通,所述出水引流通道与封头的出水腔连通,所述安装座上固定安装有压差传感器,所述压差传感器的两个感压孔分别与进水引流通道和出水引流通道的外端开口对应密封连接,所述压差传感器用于与一控制系统连接,所述压差传感器将进水和出水的压差信号传送至所述控制系统,当压差信号大于设定值时,控制系统报警。
如此设置,封头上设置专门安装压差传感器的安装座,进水引流通道和出水引流通道开设在安装座内部并穿透封头,整个结构紧凑可靠,且能够有效对水进行引流,压差传感器的安装也无需占用过多空间,当压差传感器监测到的压差大于控制系统设定值时,控制系统即可报警,方便操作人员及时采用应对措施,避免列管式冷却器长期低效率工作,同时,避免换热管被腐蚀,保证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列管式冷却器,所述压差传感器为CMS型压差发讯器,所述安装座上对应开设有螺纹安装孔,CMS型压差发讯器通过螺钉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CMS型压差发讯器两感压孔通过O型密封圈分别与所述进水引流通道和出水引流通道的外端开口对应密封连接。
如此设置,使得压差传感器与安装座的安装和拆卸过程方便快捷,感压孔与进水引流通道和出水引流通道的外端开口的密封连接过程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列管式冷却器,所述进水引流通道和出水引流通道的外端开口的外圈均开设有环形密封槽,所述O型密封圈端部贴合密封于对应的环形密封槽内。
如此设置,环形密封槽的设置使得O型密封圈与安装座之间的密封效果进一步得到有效提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川润液压润滑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川润液压润滑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535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