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自动提卷淤泥功能的水利工程用河道清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51709.5 | 申请日: | 2018-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499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王玲林;周卫昌;周玉秀;王顺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衡辉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5/28 | 分类号: | E02F5/28;E02F7/02;E02F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块 淤泥 操作台 河道清淤装置 电机 水利工程 侧连接 护筒 下端 本实用新型 输出端连接 外部设置 淤泥输送 出泥口 固定柱 输出端 输出杆 提升杆 转轴杆 滚轴 杂物 漂浮 河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提卷淤泥功能的水利工程用河道清淤装置,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下端固定有漂浮块,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杆,所述第一转块的前侧连接有第二转块,且第二转块的前侧固定有第一滚轴,所述第一转块的后侧连接有第三转块,所述第一电机的右上方固定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一提升杆的外部设置有护筒,所述护筒的顶端右侧开设有出泥口,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输出杆,所述操作台的右下端固定有固定柱。该具有自动提卷淤泥功能的水利工程用河道清淤装置,能够有效对淤泥中的杂物进行粉碎,且便于对河道中的淤泥进行提升,而且能够有效的将提升后的淤泥输送至合适的位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自动提卷淤泥功能的水利工程用河道清淤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河道中的淤泥进行清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淤泥中参杂着大量的杂物,所以清理起来比较费时费力,从而人们对水利工程用河道清淤装置的要求就会更加的高了;
但普通的水利工程用河道清淤装置不能够有效对淤泥中的杂物进行粉碎,且不便于对河道中的淤泥进行提升,而且不能够有效的将提升后的淤泥输送至合适的位置,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自动提卷淤泥功能的水利工程用河道清淤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动提卷淤泥功能的水利工程用河道清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普通的水利工程用河道清淤装置不能够有效对淤泥中的杂物进行粉碎,且不便于对河道中的淤泥进行提升,而且不能够有效的将提升后的淤泥输送至合适的位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自动提卷淤泥功能的水利工程用河道清淤装置,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下端固定有漂浮块,且漂浮块的右上方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杆,且转轴杆的末端固定有第一转块,所述第一转块的前侧连接有第二转块,且第二转块的前侧固定有第一滚轴,所述第一转块的后侧连接有第三转块,且第三转块的后端固定有第二滚轴,所述第一电机的右上方固定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提升杆,并且第一提升杆的后侧设置有第二提升杆,所述第一提升杆的外部设置有护筒,且护筒的末端连接有筛网,所述护筒的顶端右侧开设有出泥口,且出泥口的下方固定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输出杆,且输出杆的外表面包裹有皮带,并且皮带的外表面固定有存淤皿,所述操作台的右下端固定有固定柱,且固定柱的右侧固定有卡合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块的中心轴线与转轴杆的中心轴线相互重合,且第一转块与第二转块和第三转块的连接方式均为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滚轴和第二滚轴的外表面均呈凹凸状结构,且第一滚轴和第二滚轴分别通过第二转块和第三转块与第一转块构成转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提升杆的外表面呈螺纹状结构,且第一提升杆贯穿于护筒的内部,并且第一提升杆在护筒的内部构成转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筛网的内部呈蜂窝状结构,且筛网与护筒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皮带通过输出杆与出泥口构成传送结构,且皮带的外表面等间距固定有存淤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自动提卷淤泥功能的水利工程用河道清淤装置,能够有效对淤泥中的杂物进行粉碎,且便于对河道中的淤泥进行提升,而且能够有效的将提升后的淤泥输送至合适的位置;
1.设置有第一滚轴和第二滚轴,第一滚轴和第二滚轴分别通过第二转块和第三转块与第一转块构成转动结构,第一滚轴和第二滚轴的外表面均呈凹凸状结构,从而能够有效对淤泥中的杂物进行粉碎;
2.设置有第一提升杆和护筒,表面呈螺纹状结构的第一提升杆的转动,使得淤泥顺着第一提升杆与护筒之间的缝隙提升至合适的位置,从而便于对河道中的淤泥进行提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衡辉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衡辉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517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疏浚土转运上岸及初步固化系统
- 下一篇:一种挖掘机破碎锤一体式加长钎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