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轨距轮对用车轴及变轨距轮对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49112.7 | 申请日: | 2018-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12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郑静;杨欣;梁海啸;殷奇;乔青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7/00 | 分类号: | B61F7/00;B61F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26611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距轮 非圆轮 车轴本体 车轮 本实用新型 承载能力 传递扭矩 轨道车辆 结构功能 轴向通孔 车轴 释放轴 轨距 匹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变轨距领域,提供了一种变轨距轮对用车轴及变轨距轮对,其中,车轴包括车轴本体,所述车轴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非圆轮座,所述非圆轮座的横截面呈类多边形,所述非圆轮座用于安装车轮,所述车轮的轴向通孔的形状与所述非圆轮座的形状相匹配。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传递扭矩、释放轴向自由度、具备良好承载能力的目的,实现了变轨距轮对的结构功能,同时提升了变轨距轮对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变轨距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变轨距轮对用车轴及变轨距轮对。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飞速发展,跨国间的客货运输在近年来增长迅速,然而由于各国铁路的轨距不同,从而给跨国间的铁路运输造成严重的阻碍。为了解决各国铁路的轨距不同对跨国间的铁路运输造成阻碍的问题,对此提出了变轨距的列车,即当列车行驶到它国的铁路上时,通过改变车轴上的车轮之间的间距,来适应它国铁路的轨距。
然而,现有的车轴与车轮的连接结构复杂,车轴加工困难,可靠性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轨距轮对用车轴,通过车轴截面形状的优化选择,达到传递扭矩、释放轴向自由度、具备良好承载能力的目的,实现了变轨距轮对的结构功能,同时提升了变轨距轮对的可靠性。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变轨距轮对用车轴,其包括车轴本体,所述车轴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非圆轮座,所述非圆轮座的横截面呈类多边形,所述非圆轮座用于安装车轮,所述车轮的轴向通孔的形状与所述非圆轮座的形状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车轮的轮毂内孔设有滑套,所述滑套与所述车轮的轮毂内孔过盈配合,所述滑套的轴向通孔的形状与所述非圆轮座的形状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滑套与所述非圆轮座间隙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非圆轮座的横截面呈类矩形,矩形的相邻两边之间通过圆弧过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非圆轮座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滑套的轴向长度,且所大于的长度等于所需变轨距的一半。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非圆轮座与所述车轴本体为一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非圆轮座的外径大于所述车轴本体的外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车轴本体位于所述非圆轮座外侧的两端分别用于安装实现所述车轮锁紧或解锁的锁紧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锁紧机构包括由内向外依次紧密套接的内套筒、轴承和外套筒,所述内套筒分别滑动套接在所述车轴本体位于所述非圆轮座外侧的两端,所述内套筒的内端面与所述车轮的轮毂外侧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变轨距轮对,其包括车轮和如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变轨距轮对用车轴,所述车轮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车轴的非圆轮座上。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变轨距轮对用车轴,采用在车轴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非圆轮座,所述非圆轮座的横截面呈类多边形,通过对非圆轮座的形状设计,达到了传递扭矩、释放轴向自由度、具备良好承载能力的目的,所述非圆轮座用于安装车轮,所述车轮的轴向通孔的形状与所述非圆轮座的形状相匹配,车轮与非圆轮座匹配连接,车轮与车轴之间能够发生轴向位移,同时能够保证扭矩的稳定传递和垂向承载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491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车组洗手池
- 下一篇:一种转向架轴箱体结构、转向架和轨道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