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组合式张力辊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747798.6 | 申请日: | 2018-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422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 发明(设计)人: | 李敬海;范德文;任小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华信金属材料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H23/26 | 分类号: | B65H23/2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500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推杆 固定设置 张力辊 钢带 转棍 新型组合 行走电机 旋转齿轮 旋转电机 液压油缸 安装板 上齿轮 下齿轮 行走轮 支撑座 齿带 右部 配合 安装板中部 本实用新型 机架上部 螺钉固定 平行轨道 竖直设置 竖直向上 水平设置 衬板 跑偏 轨道 | ||
本实用新型提供新型组合式张力辊,其特征在于:机架上部平行轨道水平设置有齿带,安装板四个角分别设置有行走轮,行走轮与轨道形成配合,安装板中部向下固定设置有行走电机,行走电机下部设置有下齿轮,下齿轮与齿带形成配合,安装板上部左、右两侧固定设置有竖直向上的液压油缸,液压油缸上部竖直设置有推杆,推杆顶部分别固定设置有支撑座,两支撑座之间设置有转棍,转棍右端设置有旋转齿轮,右部设置的推杆中部设置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右部设置有上齿轮,上齿轮与旋转齿轮形成配合,转棍上通过螺钉固定若干衬板,利用张力辊对钢带局部进行加速,增加其拉力,将跑偏钢带进行调整,防止钢带出现跑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作业、运输类,具体涉及新型组合式张力辊。
背景技术
张力辊组是使驱动装置作用在其上的扭矩通过辊面与带材间的摩擦转化为带材张力的,现有的张力辊采用铁辊,在其表面包覆橡胶层,由于钢带在输送辊上水平运输,由于摩擦力等原因,容易造成钢带跑偏,现有技术的常规做法是将跑偏钢带进行切割,将多余部分进行裁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组合式张力辊,利用张力辊与支撑辊的相互配合,利用张力辊对钢带局部进行加速,增加其拉力,将跑偏钢带进行调整,防止钢带出现跑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新型组合式张力辊,包括转棍,安装板,机架,其特征在于:机架水平安装在相邻的支撑辊之间,机架底部水平设置有轨道,机架上部平行轨道水平设置有齿带,安装板四个角分别设置有行走轮,行走轮与轨道形成配合,安装板中部向下固定设置有行走电机,行走电机下部设置有下齿轮,下齿轮与齿带形成配合,安装板上部左、右两侧固定设置有竖直向上的液压油缸,液压油缸上部竖直设置有推杆,推杆顶部分别固定设置有支撑座,两支撑座之间设置有转棍,转棍右端设置有旋转齿轮,右部设置的推杆中部设置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右部设置有上齿轮,上齿轮与旋转齿轮形成配合,转棍上通过螺钉固定若干衬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衬板为弧形,衬板内表面长度为转棍圆周长的四分之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衬板外部设置有若干凸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棍内表面设置有环氧树脂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集中体现在,通过行走电机带动整个装置进行一个左右移动,根据钢带跑偏位置进行移动,移动到合适位置后,启动液压油缸将转棍上升与钢带接触,开启旋转电机给钢带局部增加力矩和速度,提升钢带局部拉力,将跑偏位置的钢带进行校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设转棍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新型组合式张力辊,包括转棍14,安装板8,机架7,其特征在于:机架7水平安装在相邻的支撑辊之间,机架7底部水平设置有轨道5,机架7上部平行轨道5水平设置有齿带3,安装板8四个角分别设置有行走轮4,行走轮4与轨道5形成配合,安装板8中部向下固定设置有行走电机2,行走电机2下部设置有下齿轮6,下齿轮6与齿带3形成配合,安装板8上部左、右两侧固定设置有竖直向上的液压油缸9,液压油缸9上部竖直设置有推杆1,推杆1顶部分别固定设置有支撑座13,两支撑座13之间设置有转棍14,转棍14右端设置有旋转齿轮11,右部设置的推杆1中部设置有旋转电机12,旋转电机12右部设置有上齿轮10,上齿轮10与旋转齿轮11形成配合,转棍14上通过螺钉15固定若干衬板16,通过行走电机2带动整个装置进行一个左右移动,根据钢带跑偏位置进行移动,移动到合适位置后,启动液压油缸9将转棍14上升与钢带接触,开启旋转电机11给钢带局部增加力矩和速度,提升钢带局部拉力,将跑偏位置的钢带进行校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华信金属材料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昆明华信金属材料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477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