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针入度测定的定位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746515.6 | 申请日: | 2018-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151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 发明(设计)人: | 郭士刚;凌凤香;高旭峰;张雁玲;张会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N11/12 | 分类号: | G01N11/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凹槽 圆形托盘 针入度 中心定位部 定位凸起 定位装置 载物板 本实用新型 匹配 圆心 待测样品 底部中心 匹配定位 标准针 成型器 承托 对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针入度测定的定位装置,包括:圆形托盘,其底部中心设有定位凸起,该圆形托盘的内径与待测样品成型器的外径相匹配;以及载物板,其承托圆形托盘,该载物板设有中心定位部和四个定位凹槽,定位凹槽的形状与定位凸起的形状相匹配,四个定位凹槽均匀地分布在以中心定位部的中心为圆心的圆周上。本实用新型的定位装置能够通过中心定位部对准针入度计的标准针,圆形托盘的定位凸起能够与载物板上的定位凹槽依次匹配定位,操作方便、简单,并且提高了针入度测定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化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针入度测定的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石蜡基原油资源丰富,是世界石蜡资源生产、出口和消费大国。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石蜡进入国际市场.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已发展成为国际石蜡市场的一支主导力量。目前国内的石蜡生产厂家有中石油、中石化旗下的抚顺石化、大连石化、大庆石化、大庆炼化、上海高桥石化、茂名石化、济南炼化等10余家。针入度是石油蜡、石油脂、凡士林、沥青等石油产品的重要技术指标,表征温度敏感性的重要参数,影响其用途和附加值。
针对石油蜡产品针入度的测定方法GB/T 4985-2010,ASTM D1321-2016a,方法中要求在距样品成型器边缘至少3.2mm的圆周上,取约相等间隔(分开不少于12.7mm)的点进行四次测定。然而,针入度测定过程中处于不同圆周选点明显影响实验的准确性和重复性,特别是针对低熔点和软质的蜡样影响更为明显。标准中规定的样品成型器为两端开口的黄铜圆筒,内径25.4±1.6mm,高31.8±1.6mm,壁厚3.2±1.6mm。遵照所述标准方法选择的四个点可以在半径9.0~9.5mm的同一圆的圆周上,且相邻两点的圆心角为90°。GB/T 4985-2010和ASTM D1321-2016a所述方法中仅粗略定位针入度用针和圆心,恒温水浴温度以及多孔支架,所述设备及辅助设置均不能辅助精确定位。实际测量中,肉眼观察定位困难且不准确,很难保持在同一圆周且相邻两点圆心角为90°,水浴的折射作用进一步增加了观察选点的难度和准确性。同样的,在沥青针入度JTGE20-2011,T0604-2011检测标准中,要求距离边缘10mm,人为观察也会增加测试的难度和降低准确性和重复性。
因此,亟需一种用于针入度测定的定位装置,从而提高针入度测定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针入度测定的定位装置,从而提高现有技术中针入度测定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针入度测定的定位装置,包括:圆形托盘,其底部中心设有定位凸起,该圆形托盘的内径与待测样品成型器的外径相匹配;以及载物板,其承托圆形托盘,该载物板设有中心定位部和四个定位凹槽,定位凹槽的形状与定位凸起的形状相匹配,四个定位凹槽均匀地分布在以中心定位部的中心为圆心的圆周上。
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定位凸起为十字凸起,定位凹槽为十字凹槽。
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十字凸起和十字凹槽的截面为V字型。
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中心定位部为标记点或者凹槽,凹槽的形状与定位凸起的形状相匹配。
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圆形托盘的内径为27~30.2mm,各个定位凹槽与中心定位部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9.1~9.5mm,圆形托盘的高度为4~15mm。
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载物板为十字形,其包括四个臂,定位凹槽分别位于载物板的四个臂上,中心定位部位于载物板的中心。
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载物板的四个臂的端部设有调节部,该调节部能够调节四个臂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465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计时粘度计
- 下一篇:用于针入度测量的定位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