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喷嘴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46052.3 | 申请日: | 2018-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48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清;张明;董仲伸;武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李海波 |
地址: | 51040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嘴 供油支路 检测 主供油管路 测试工装 锥角 喷嘴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 固定机构 工装 喷嘴固定装置 检测装置 末端连接 喷嘴检测 同一水平 分流器 集油箱 开关阀 并联 下端 油路 | ||
本实用新型的喷嘴检测装置包括用于供给检测油的主供油管路,所述主供油管路通过油路分流器连接有若干并联的供油支路,各供油支路的末端连接有一个待检测喷嘴,各供油支路的待检测喷嘴通过喷嘴固定装置固定以使各个待检测喷嘴的前端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待检测喷嘴下端对应设置有锥角测试工装,所述锥角测试工装固定安装在能够水平移动的工装固定机构上,所述待检测喷嘴、锥角测试工装、工装固定机构位于同一集油箱内,主供油管路和供油支路设置有各自的开关阀。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装置可以同时固定多个待检测喷嘴,以提高喷嘴检测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嘴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喷嘴是机械设备的动力系统、润滑系统中的主要液压组件,喷嘴在工作状态下的喷射流量,喷射角度,直接影响整个机械设备的性能。喷嘴的典型结构包括内锥、中心孔和螺旋槽等。其中,内锥是喷嘴内腔中靠近中心孔的一段区域,长度较短,并且呈现为渐缩状的形态特征。该参数对喷嘴的流量特性、雾滴尺寸和雾化锥角等都有很大影响。因此开展喷嘴内腔锥角的精密、高效和自动化测量技术研究,已经成为提升动力系统、润滑系统用喷嘴质量的关键环节。锥角的概念及测量原理行业内有明确的定义与解释。手工测量是一直以来采用的传统手段和方法。各界人士也设计了很多实用的喷嘴测试台,但是这些喷嘴测试台每次只能测量单个喷嘴,效率很低,随着机械化的高速发展,喷嘴测试台的测量效率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测试需求。另外喷嘴检测油液被雾化,工作人员在拆换喷嘴过程中不可避免与雾化测试液的接触,长时间的接触会对人的呼吸系统及皮肤造成损伤。
如何在保证喷嘴测试台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提高测试效率成为本领域机械装置研发要攻克的重点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嘴检测装置,可以用于多个喷嘴的检测,提高检测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喷嘴检测装置包括用于供给检测油的主供油管路,所述主供油管路通过油路分流器连接有若干并联的供油支路,各供油支路的末端连接有一个待检测喷嘴,各供油支路的待检测喷嘴通过喷嘴固定装置固定以使各个待检测喷嘴的前端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待检测喷嘴下端对应设置有锥角测试工装,所述锥角测试工装固定安装在能够水平移动的工装固定机构上,所述待检测喷嘴、锥角测试工装、工装固定机构位于同一集油箱内,主供油管路和供油支路设置有各自的开关阀。
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装置可以同时固定多个待检测喷嘴,以提高喷嘴检测的效率,尽可能的减少工作人员与检测液的接触时间。每完成一个待检测喷嘴的检测后,移动所述工装固定机构,然后通过调节供油支路和主供油管路上的开关阀,直接进行下一个待检测喷嘴的检测。使工作人员拆装待检测喷嘴的工作步骤压缩,减少工作人员与检测液的接触时间。
本实用新型还可作以下优化改进:
本实用新型同时可测喷嘴的流量,在所述主供油管路上设有流量计和压力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工装固定机构水平移动调节的实现方式,所述工装固定机构安装在导轨上,所述导轨上设置具有手柄的丝杆,转动所述丝杆以使所述锥角测试工装随着工装固定机构沿水平方向移动。
作为一种优选的工装固定机构,所述工装固定机构的截面呈“凵”字型,工装固定机构两侧设有高度可调的支架,两个所述支架之间架设用于固定所述待检测喷嘴的所述喷嘴固定装置。待检测喷嘴通过快卸接头连接各个供油支路。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油路分流器并联设置多个供油支路,供油支路上均设有各自的开关阀以控制相应的待检测喷嘴供油;检测装置可以安装多个待检测喷嘴,以减少装置拆装次数。锥角测试工装可在待检测喷嘴下方左右移动以匹配其上方固定的待检测喷嘴,用于待检测喷嘴的连续检测,调节方便,提高了检测效率。
2.本实用新型实现喷嘴锥角检测的同时,在主油路上设流量计,同时用于待检测喷嘴的流量检测,简化了喷嘴测试流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460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碟簧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PGA391封装形式陶瓷管壳的离心试验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