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节能环保木质复合型材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45047.0 | 申请日: | 2018-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056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郑文达;涂登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海怡高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1/32 | 分类号: | E06B1/32;E06B1/36;B27D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权鲜枝 |
地址: | 510610 广东省广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节能 环保 木质 复合型 | ||
本申请的公开了一种新型节能环保木质复合型材,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相互胶黏的第一强度层、保温层、第二强度层,所述第一强度层和所述第二强度层均为毛白杨板材,所述保温层为毛白杨热处理板材,所述第一强度层、所述保温层、所述第二强度层的木纤维方向相同。具有保温效果好、强度好、稳定性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复合型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纯木或铝包木窗框的新型节能环保木质复合型材。
背景技术
窗框型材的保温性能对房屋整体围护结构保温性能影响较大。目前,提高窗框的保温效果途径有二:其一,通过采用密封材料来增加窗户的气密性,如中国专利CN201620157882.7公开的一种民用的木质普通门窗;其二,通过在窗框材料中填充保温材料,如中国专利CN 201220663061.2公开的带断热复合排水槽的纯木窗。然而,由于窗框结构本体占主要面积,当窗框结构本身导热系数较大时,上述第一种方法收效胜微;另一个方面,保温型材(例如聚氨酯)与木材的结合困难,会对木材的自然缩涨产生限制、引起变形。
现有技术中,有将经过高温热处理的板材制作窗框的应用,例如经过高温热处理的云杉、松木等。木材经过高温热处理之后,导热效能降低,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因而,相较于前述两种技术方案,能够在获得较好的保温效果的同时,具有相对较好的稳定性,避免产生变形。然而,窗框首先应具备一定的力学强度,特别是静曲强度(MOR),而经过热处理的木材强度大大下降(尤其是MOR,下降接近一半),无法满足多种场合的窗框对力学强度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技术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新型节能环保木质复合型材,具体的,是一种用于加工制造纯木或铝包木窗框的木质复合型材,在保证保温效果的同时,满足窗框型材对结构简单、型材强度好、不易变形的要求。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节能环保木质复合型材,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相互胶黏的第一强度层、保温层、第二强度层,所述第一强度层和所述第二强度层均为毛白杨板材,所述保温层为毛白杨热处理板材,所述第一强度层、所述保温层、所述第二强度层的木纤维方向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强度层和所述第二强度层厚度相等,所述第一强度层、所述第二强度层的厚度各占该种复合型材总厚度的15%~30%。
作为优选,所述保温层为175℃~185℃处理的毛白杨热处理板材,所述第一强度层的厚度占该种复合型材总厚度的15%~20%,所述第二强度层厚度占该种复合型材总厚度的15%~20%;或,
所述保温层为215℃~225℃处理的毛白杨热处理板材,所述第一强度层的厚度占该种复合型材总厚度的25%~30%,所述第二强度层厚度占该种复合型材总厚度的25%~30%。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强度层、所述保温层、所述第二强度层形成复合型材本体,该种复合型材还包括位于所述复合型材本体的侧边的增强条,所述增强条为毛白杨板条,所述增强条与所述复合型材本体通过胶黏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复合型材本体的一个侧边上,沿其长度方向,形成有一内凹的插槽,所述凹槽的一对外侧壁分别为所述第一强度层的上表面的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强度层的下表面的延伸部,所述凹槽的一对内侧壁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强度层和所述第二强度层上;所述增强条包括与所述复合型材本体等厚的增强部、与所述凹槽配合的插条。
作为优选,所述复合型材本体的一个侧边上,沿其长度方向,形成有一凸条,所述凸条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强度层和所述第二强度层上;所述增强条包括与所述复合型材本体等厚的增强部、与所述凸条配合的插槽。
作为优选,所述增强条的宽度为15cm~20cm。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强度层、所述第二强度层由多个毛白杨单板条接长构成,所述保温层由多个毛白杨热处理单板条接长构成,所述第一强度层或所述第二强度层的任意一条拼缝不与所述保温层的拼缝重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海怡高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海怡高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450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