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缆敷设的牵引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44343.9 | 申请日: | 2018-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339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夏显明;魏宝丽;陈丰;张华;夏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G1/08 | 分类号: | H02G1/08 |
代理公司: | 宁波浙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8 | 代理人: | 洪松 |
地址: | 2331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牵引机构 敷设 下层 上层活动 限位机构 车体 牵引辅助装置 电缆敷设 本实用新型 电缆 弹性缓冲机构 竖直活动设置 弹性连接 机构设置 旋转设置 放卷辊 液压缸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缆敷设的牵引辅助装置,包括敷设车体,敷设车体上安装有电缆放卷辊,牵引辅助装置包括上层活动机构、下层牵引机构以及限位机构,上层活动机构设置在敷设车体的一侧并通过液压缸能够竖直活动设置,下层牵引机构设于上层活动机构的下方,并通过上层活动机构能够旋转设置,限位机构始终位于下层牵引机构的下方,限位机构通过弹性缓冲机构与下层牵引机构弹性连接,限位机构处于工作状态下,其位于下层牵引机构的左侧并对应于敷设车体的后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电缆敷设过程中,确保电缆不会弯曲,极大保证被敷设的电缆的长度能得到最大利用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工程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电缆敷设的牵引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电缆埋地敷设工程的迅速发展,对电缆保护提出的更高要求,电缆保护套管是采用聚乙烯PE和优质钢管经过喷砂抛丸前处理、浸塑或涂装、加温固化工艺制作而成,因为具有绝缘性能良好、化学稳定性高、不生锈、不老化、可适应苛刻环境而被广泛得以应用。
电缆在敷设时通常采用人工拉出电缆进行敷设,传统的敷设过程中,由于电缆自身具有一定柔性,所以难免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弯曲,进而使得电缆敷设后无法得到其长度的最大化敷设利用,并且人工敷设时的最大做功力出自于施工人员,体力消耗较大。
根据上述问题,经检索,中国专利号:CN201621181216的一种电缆铺设装置,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工铺设电缆过程中不能计算铺设长度、不便于铺设及难以发现其被损坏、费时费力及增加施工难度的问题。该电缆铺设装置包括相互可拆卸连接的支座和用于防止电缆的电缆架;支座上的相对侧上分别设有进线孔和出线孔,进线孔位于电缆架侧支座侧面上;进线孔和出线孔相互连通形成电缆通道;支座上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位于进线孔或出线孔处,其包括上下设有的主动轮和从动轮,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形成通道,通道与电缆通道连通;主动轮连接有电机。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达到了铺设电缆省时省力,减少了施工难度的目的,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上述方案的缺点在于:虽然电缆在牵引中得到了拉直,但是敷设在地面过程中,即到达地面过程中,仍旧会发生朝上弯曲或敷设在地面时的左右弯曲可能性,主要原因在于,放卷牵引的速度与装置移动的速度难以时刻保持最佳的配合,所以敷设电缆的最佳效果并不能得到有效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电缆敷设的牵引辅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电缆敷设的牵引辅助装置,包括敷设车体,敷设车体上安装有电缆放卷辊,牵引辅助装置包括上层活动机构、下层牵引机构以及限位机构,上层活动机构设置在敷设车体的一侧并通过液压缸能够竖直活动设置,下层牵引机构设于上层活动机构的下方,并通过上层活动机构能够旋转设置,限位机构始终位于下层牵引机构的下方,限位机构通过弹性缓冲机构与下层牵引机构弹性连接,限位机构处于工作状态下,其位于下层牵引机构的左侧并对应于敷设车体的后端。
进一步地,所述下层牵引机构包括限位块、牵引电机、转轴和两个牵引辊,限位块的底部开设有敞口朝下的U型槽,U型槽的顶壁设有由限位块的右侧至左侧方向逐渐向下倾斜的牵引斜面,转轴铰接在U型槽的正下方,两个牵引辊对称套设在转轴上,两个牵引辊相向的一端分别设有一个引导斜面,每个引导斜面上均设有若干沿牵引辊的周向间隔分布的牵引条,两个引导斜面与U型槽之间构成用于供电缆线通过的牵引通道,牵引电机设置在限位块的外侧并且与转轴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牵引辊中的其中一个牵引辊能够沿转轴的轴向活动设置,转轴对应该牵引辊的一段为中空结构,并且转轴该一段外表面开设有调节槽,调节槽沿转轴的径向贯穿转轴设置,该牵引辊的外周面穿插有能够拆卸的第一螺栓,转轴对应该牵引辊的一端为敞口设置,并且该敞口内设有能够将第一螺栓紧固在调节槽内的第二螺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科技学院,未经安徽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443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