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边叠合梁预制板装配路面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43127.2 | 申请日: | 2018-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942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陈旭元;高路恒;王海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1C7/14 | 分类号: | E01C7/14;E01C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任毅 |
地址: | 226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叠合梁 叠合板 地基 预埋螺栓 预制板 本实用新型 连接钢筋 装配 后浇混凝土层 焊接固定 混凝土柱 快速施工 竖直支撑 桁架筋 紧固 浇筑 钢筋 施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边叠合梁预制板装配路面,包括叠合板,第一叠合梁固定在所述叠合板的一侧;本实用新型叠合板上的桁架筋固定在第一叠合梁和第二叠合梁内,然后在通过后浇混凝土层将叠合板、第一叠合梁和第二叠合梁浇筑在一起的效果,叠合板、第一叠合梁和第二叠合梁均可以在施工前完成,达到快速施工的效果,第一预埋螺栓和第二预埋螺栓焊接固定在竖直支撑钢筋上,然后将第一预埋螺栓和第二预埋螺栓固定在地基中,达到将叠合梁和地基固定在一起的效果,叠合板可以通紧固混凝土柱和地基固定在一起,第一连接钢筋和第二连接钢筋可以增加与地基的接触面积,使得叠合板可以充分和地基固定在一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构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边叠合梁预制板装配路面。
背景技术
随着新建筑技术和材料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预制装配式建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许多建筑工业化发达的国家,预制装配式建筑经历了长期的实验和应用,现代化的预制装配式建筑产品已经可以高度集成建筑的各种功能,而且建筑的形式和构件非常精致。我国建设需求量大、建设速度快,很有必要发展预制装配式建筑,并逐步拓宽装配化施工水平的应用范围,尤其是道路装配施工技术问题,有效解决传统道路施工对交通的影响。
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路面构造在施工时,需要多个操作工序,增加了工作时间,降低了施工的效率;
2、预制装配式建筑产品在安装时,和地基无连接,不能进行很好地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边叠合梁预制板装配路面,具有快速施工以及稳定固定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边叠合梁预制板装配路面,包括叠合板,第一叠合梁固定在所述叠合板的一侧,第二叠合梁固定在所述叠合板远离所述第一叠合梁的一侧,桁架筋的下表面固定在所述叠合板的上表面,且与所述桁架筋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叠合梁的内部,所述桁架筋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叠合梁的内部,所述叠合板的端头开设有L型槽,所述L型槽靠近上叠合板和所述第一叠合梁的连接处,后浇混凝土层固定在所述叠合板的上表面,且固定在所述后浇混凝土层靠近所述叠合板的一侧,若干个下伸紧固机构固定在所述叠合板的下表面。
为了将第一叠合梁、第二叠合梁和地基稳定固定在一起,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浇筑混凝土层固定在所述第一叠合梁的内侧壁,若干个竖直支撑钢筋固定在所述第一叠合梁的内部,若干个横接支撑钢筋固定在所述第一叠合梁的内部,且远离上竖直支撑钢筋的外侧壁,第一预埋螺栓固定在所述竖直支撑钢筋的外侧壁,且靠近所述第一叠合梁的下表面,第二预埋螺栓固定在所述竖直支撑钢筋的外侧壁,且靠近所述第一叠合梁的下表面;所述第一预埋螺栓和所述第二预埋螺栓沿着所述第一叠合梁的竖直中轴线对称分布。
为了达到快速施工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叠合板、所述第一叠合梁和所述第二叠合梁同步施工,所述后浇混凝土层将所述叠合板、所述第一叠合梁和所述第二叠合梁浇筑为整体,所述第一叠合梁和所述第二叠合梁上部外伸设计道路标高上方部分可作为整体式路牙。
为了使得叠合板、第一叠合梁和所述第二叠合梁成为一个整体,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桁架筋在端头处的钢筋穿过所述第一叠合梁和所述第二叠合梁的上部外伸钢筋内部,锚入长度为500mm,锚入长度若不够,可设置直角弯勾锚入。
为了使得叠合板和地基稳定固定在一起,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下伸紧固机构包括紧固混凝土柱、第一连接钢筋和第二连接钢筋,其中,所述紧固混凝土柱固定在所述叠合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一连接钢筋固定在紧固混凝土柱的外侧壁,所述第二连接钢筋固定在所述紧固混凝土柱的外侧壁,且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钢筋;所述第一连接钢筋和所述第二连接钢筋均在所述紧固混凝土柱的外侧壁呈倾斜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431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叠合梁板加强节点路面构造
- 下一篇:一种叠合板现浇梁加强节点路面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