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于微生物菌群培养的生物填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41892.0 | 申请日: | 2018-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834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杨富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陆和兴硅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3/34 |
代理公司: | 成都路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6 | 代理人: | 李凌 |
地址: | 621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框体 圆环件 连接件 填料单元 外圆环 生物填料装置 微生物菌群 内圆环 生物膜 空腔 相邻填料单元 本实用新型 连接杆连接 交叉连接 交叉形成 快速培养 碰撞作用 细菌结合 相邻圆环 连接杆 填料流 圆筒状 微生物 平行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利于微生物菌群培养的生物填料装置,包括呈圆筒状的框体件,框体件包括多个圆环件、连接件,多个圆环件相互平行,圆环件之间通过连接件交叉连接而成,相邻圆环件之间与相邻连接件之间交叉形成空腔,空腔内设有大于等于一个填料单元,相邻填料单元之间设有间隙,填料单元包括内圆环架、外圆环架,内圆环架与外圆环架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杆连接,外圆环架上设有多个填料条,填料单元通过第二连接杆与圆环件或连接件连接;位于两端的圆环件均连接有第二框体件。采用框体件、设置在框体件两侧的第二框体件,框体件和第二框体件的结构与细菌结合形成生物膜,生物膜由于填料流化碰撞作用,利于微生物的快速培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物培养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利于微生物菌群培养的生物填料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填料装置结构简单,都是一个微生物处理池,然后向处理池内投入生物填料,通过时间的长短来判断生化反应的程度,但是微生物处理池内的污水几乎是水平流动的。
废水生物化学处理法简称“废水生化法”,是废水处理的主要方法,废水生化法不仅处理效率高,而且产泥量较少。废水生化法的核心是生物填料。生物填料添加到废水中,细菌在生物填料表面附着和相互结合,形成生物膜,吸收和分解废水中的污染物,并繁殖出新的微生物。生物填料不仅使微生物有了一个固定附着的场所,使细菌的分解功能得到加强。
生物填料的材质和表面性能将直接影响微生物的附着、生长,进而影响废水处理的效果。在使用生物填料的过程中,发现现有的生物填料本体由于亲水性能和生物亲和性较差,导致在挂膜速度、挂膜量及生物膜与填料的紧密度方面存在缺陷。
因此,基于以上缺陷,提供一种利于微生物菌群培养的生物填料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技术方案中主要针对现有的填料装置在处理污水过程中出现的挂膜量少、挂膜速度等问题。现提供一种利于微生物菌群培养的生物填料装置,采用呈圆筒结构的框体件,在框体件上设置填料单元,且填料单元之间有间隙,填料单元上设有填料条,利于挂膜,同时设置第二框体件,在第二框体件的塑料片上设置塑料枝条,进一步增强挂膜量,从而解决现有挂膜装置中的挂膜速度慢、挂膜量少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利于微生物菌群培养的生物填料装置,包括呈圆筒状的框体件,框体件包括多个圆环件、连接件,多个圆环件相互平行,圆环件之间通过连接件交叉连接而成,相邻圆环件之间与相邻连接件之间交叉形成空腔,空腔内设有大于等于一个填料单元,相邻填料单元之间设有间隙,填料单元包括内圆环架、外圆环架,内圆环架与外圆环架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杆连接,外圆环架上设有多个填料条,填料单元通过第二连接杆与圆环件或连接件连接;位于两端的圆环件均连接有第二框体件,第二框体件包括与圆环件为同心圆且直径小于圆环件的第二圆环、排水环,位于两端第二圆环通过第三连接杆依次与第二圆环、排水环连接,相邻第二圆环、相邻第三连接杆之间围合而成第二空腔,在第二空腔内设有塑料片,塑料片上设置有塑料枝条。
本技术方案中生物填料处理污水的原理为:在生物填料加入到废水中时,细菌附着在生物填料表面与其相互结合,形成生物膜,吸收和分解废水中的污染物,并繁殖出新的微生物,因此生物填料为微生物提供一个固定附着的场所,使细菌的分解功能加强。
而现有的生物填料装置,由于结构简单,挂膜量少,且挂膜速度低,基于此,本技术方案进行改进,设置挂膜装置包括一个呈圆筒状的框体件,框体件本身由多个圆环件、连接件组成,这里的圆环件为圆环结构,即多个圆环结构平行排布,它们之间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形成这样的中空圆筒状结构,这里的圆环件、连接件结构可为好氧生物载体;且圆环件和连接件在连接时,相互连接之间产生间隙,具体可为形成一定空腔,且连接件与圆环件相互交叉形成的空腔有大有小,也可大小不一致,也可大小保持相同,在形成的空腔内设有填料单元,填料单元设置的作用是进一步加强细菌与填料表面的附着量,并且与其结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陆和兴硅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陆和兴硅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418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氨氮废水高负荷生物处理组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生态浮岛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