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送线轨道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741222.9 | 申请日: | 2018-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665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 发明(设计)人: | 彭建云;贺海亮;龚亚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B13/02 | 分类号: | B65B13/02;B65B13/26 |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 地址: | 215628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台 出口轨道 进口 送线轨道 轨道 出口滑道 一体成型 打捆头 打捆 滑道 本实用新型 进线结构 螺栓装配 圆周轨道 合并 圆环状 重合 进线 扭线 头子 交汇 扭转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送线轨道,包括圆环状的进口轨道、第一定位台、出口轨道和第二定位台,所述进口轨道和出口轨道通过螺栓装配在一起,第一定位台位于进口轨道一侧,并与进口轨道一体成型制成,第二定位台位于出口轨道一侧,并与出口轨道一体成型制成,进口轨道上设有进口滑道,出口轨道上设有出口滑道,进口滑道和出口滑道合并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圆周轨道,第一定位台和第二定位台合并后形成一个交汇定位台。该送线轨道由进口轨道和出口轨道组成,使用扭线式进线结构,打捆丝按送线轨道指定轨道滑送至打捆头,使进线头子与尾部进行交叉重合,通过打捆头扭转进行打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轧钢棒材打捆机技术领域,特别是轧钢棒材打捆机的送线机构,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送线轨道。
背景技术
常规设计使用打捆机送线轨道,主要靠大量轴承作为轮子,大量轮子并排后形成轨道,数量较多,轴承损坏概率较高,当轴承损坏后,送线卡阻较大,线将拥堵在轨道内,影响生产节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送线轨道,该送线轨道由进口轨道和出口轨道组成,两个轨道在中间交汇实现打捆扭结动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送线轨道,包括圆环状的进口轨道、第一定位台、出口轨道和第二定位台,所述进口轨道和出口轨道通过螺栓装配在一起,第一定位台位于进口轨道一侧,并与进口轨道一体成型制成,第二定位台位于出口轨道一侧,并与出口轨道一体成型制成,进口轨道上设有进口滑道,出口轨道上设有出口滑道, 进口滑道和出口滑道合并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圆周轨道,第一定位台和第二定位台合并后形成一个交汇定位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 所述进口轨道和出口轨道上均设有多个定位孔,在进口轨道上设有多个分离定位孔,在出口轨道上设有与分配定位孔位置相对应的定位凹槽,进口轨道和出口轨道采用螺栓插入所有定位孔和分离定位孔中对进口轨道和出口轨道进行合并固定,并在插入分离定位孔中的螺栓尾部安装一个弹簧,弹簧位于定位凹槽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 所述进口滑道和出口滑道的开口尺寸(即进线口尺寸)及内道尺寸保持一致,进口滑道的长度比出口滑道的长度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进口滑道的长度为出口滑道的长度的2/3-3/4,所述进口滑道和出口滑道的开口尺寸大于内道尺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 所述进口滑道的进线口位于第一定位台的下部,出口滑道的出线口位于第二定位台的下部,进口轨道与出口轨道合并后,进口滑道的进线口与出口滑道的出线口分别位于交汇定位台的下部两侧,进口滑道的出线口与出口滑道的进线口交互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 所述进口滑道和出口滑道分别位于进口轨道和出口轨道的内侧,所述进口滑道和出口滑道位于定位孔的同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定位台凸出设置在进口轨道的一侧,第一定位台与进口轨道相垂直,所述第二定位台凸出设置在出口轨道的一侧,第二定位台与出口轨道相垂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第一定位台与进口轨道之间以及第二定位台与出口轨道之间均设有内凹的圆弧板,合并后两个圆弧板组成一个圆环。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送线轨道整体结构设计巧妙,结构简单可靠,送线效率高且进口滑道与出口滑道的内道表面耐磨性高,有效增加了送线轨道的使用寿命,故障率低;采用圆环状的进口轨道与出口轨道进行螺栓合并后,进口滑道的进线口与出口滑道的出线口分别位于交汇定位台的下部两侧,进口滑道的出线口与出口滑道的进线口交互连接,形成了扭线式进线结构,打捆丝按送线轨道指定轨道滑送至打捆头,使进线头子与尾部进行交叉重合,通过打捆头扭转进行打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送线轨道的进口轨道与出口轨道合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412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动扎线器及自动扎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捆扎机单边移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