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工造林用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41116.0 | 申请日: | 2018-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20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姚秋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秋英 |
主分类号: | A01C5/04 | 分类号: | A01C5/0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邦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12 | 代理人: | 白海军 |
地址: | 165000 黑龙江省大***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体 胶合 对称分布 定位帽 挖坑机 弹簧 压板 外部 辅助装置 定位板 定位槽 立柱 板体顶部 加强筋板 凸台顶部 造林 踏板 侧踏板 体内部 钻头 帽孔 内圈 通孔 凸台 置入 钻孔 把手 | ||
一种人工造林用辅助装置,包括挖坑机、定位板、定位帽、弹簧,所述挖坑机中部具有压板,压板内部均匀分布定位槽,定位槽内部具有通孔,压板外部对称分布把手,挖坑机下部具有钻头,所述定位板底部具有板体,板体外部均匀分布侧踏板,板体外部对称分布中间踏板,板体外部对称分布加强筋板,板体顶部均匀分布凸台,凸台顶部具有立柱,立柱置入弹簧内圈,板体内部具有钻孔,所述定位帽内部具有胶合槽,胶合槽与弹簧顶部胶合,定位帽内部具有帽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林用辅助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工造林用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在人工造林过程中,常需要进行对苗木的移栽,此时常使用到打孔机,传统打孔机采用人工压动,其打孔有歪斜可能,缺少导向功能,且挖孔后拔出不易,结构不够合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便于导向,结构合理的一种人工造林用辅助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人工造林用辅助装置,包括挖坑机、定位板、定位帽、弹簧,所述挖坑机中部具有压板,压板内部均匀分布定位槽,定位槽内部具有通孔,压板外部对称分布把手,挖坑机下部具有钻头,所述定位板底部具有板体,板体外部均匀分布侧踏板,板体外部对称分布中间踏板,板体外部对称分布加强筋板,板体顶部均匀分布凸台,凸台顶部具有立柱,立柱置入弹簧内圈,板体内部具有钻孔,所述定位帽内部具有胶合槽,胶合槽与弹簧顶部胶合,定位帽内部具有帽孔。
所述定位板顶部均匀分布立柱,立柱依次插入帽孔与通孔内,定位帽置入定位槽内,钻头依次旋入钻孔与土地内。
有益效果:
板体外部均匀分布侧踏板,板体外部对称分布中间踏板,侧踏板便于双人操作两侧踩踏,中间踏板便于单人两侧同时踩踏,结构合理,加强筋板为钻孔的薄弱部分提供了加厚,结构合理,定位帽置入定位槽内,其接触面为锥形,便于压合时的压力均匀向下传递,便于导向,立柱依次插入帽孔、通孔内,便于导向,结构合理,弹簧顶部与胶合槽胶合,可以在压板压下后提供向上的弹力,便于拔出挖坑机,结构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人工造林用辅助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人工造林用辅助装置挖坑机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人工造林用辅助装置定位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人工造林用辅助装置定位帽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人工造林用辅助装置,包括挖坑机01、定位板02、定位帽03、弹簧04,所述挖坑机01中部具有压板11,压板11内部均匀分布定位槽12,定位槽12内部具有通孔13,压板11外部对称分布把手14,挖坑机01下部具有钻头15,所述定位板02底部具有板体21,板体21外部均匀分布侧踏板22,板体21外部对称分布中间踏板23,板体21外部对称分布加强筋板24,板体21顶部均匀分布凸台25,凸台25顶部具有立柱26,立柱26置入弹簧04内圈,板体21内部具有钻孔27,所述定位帽03内部具有胶合槽31,胶合槽31与弹簧04顶部胶合,定位帽03内部具有帽孔32。
所述定位板02顶部均匀分布立柱26,立柱26依次插入帽孔32与通孔13内,定位帽03置入定位槽12内,钻头15依次旋入钻孔27与土地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秋英,未经姚秋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411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落叶松移栽用挖坑装置
- 下一篇:植物扦插土壤打孔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