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减振器耐磨轴承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740429.4 | 申请日: | 2018-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64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 发明(设计)人: | 李龙;曹士起;胡佳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天德减震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C19/02 | 分类号: | F16C19/02;F16C33/58;F16C35/06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李文洋 |
| 地址: | 30048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座 钢球 减振器 轴承罩 轴圈 座圈 耐磨轴承 保持架 弹簧垫 本实用新型 摩擦力增大 底部表面 压紧固定 连接件 润滑脂 环周 卡接 卸荷 轴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振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振器耐磨轴承,包括轴承罩、轴圈、保持架、钢球、座圈、轴承座以及润滑脂;所述轴承罩与所述轴承座的外侧卡接在一起,所述座圈固定在所述轴承座上,所述钢球位于所述座圈上,钢球的俩个侧设有所述保持架,所述轴圈包在所述钢球的上部,轴圈的上部由轴承罩压紧固定,所述轴承座的底部环周均匀设有凹槽。此结构轴承座的底部表面设有凹槽,使得轴承座与弹簧垫之间的摩擦力增大,避免轴承座与弹簧垫发生相对转动,有效的提高了连接件之间的稳定性,并且凹槽具有一定的卸荷作用,从而提成轴承的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振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振器耐磨轴承。
背景技术
汽车减振器通常通过上支撑与车架进行连接,上支撑平面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或多个与其相垂直的螺栓,使螺栓穿过车身连接板锁紧后将减振器与车架连接到一起。根据减振器与车架传递力方式的不同,将减振器上连接分成单通道和双通道两种结构。其中,单通道连接由活塞杆、缓冲块和弹簧力全部经过减震垫传递至车身,双通道减连接可将力通过活塞杆与缓冲块经过减震垫传递至车身,也可由弹簧通过轴承直接传递至车身,因此其双舒适性及可操作性往往优于单通道连接。
在双通道连接中,轴承尺寸较大,弹簧经过上弹簧垫直接安装在轴承上,在运动过程中,由于弹簧与轴承的接触不属于完全接触,在运动过程中存在交变载荷,且局部接触将导致轴承受力环境恶劣,使用性能和寿命下降,并且轴承与弹簧垫之间无周向定位,由于轴承与弹簧垫之间的摩擦力不足,使得弹簧垫与轴承发生相对转动,降低了轴承垫的使用寿命。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减振器耐磨轴承,可有效的提高连接件之间的可靠性及寿命,减少零部件之间的摩擦,避免异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减振器耐磨轴承。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减振器耐磨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罩、轴圈、保持架、钢球、座圈、轴承座以及润滑脂;所述轴承罩与所述轴承座的外侧卡接在一起,所述座圈固定在所述轴承座上,所述钢球位于所述座圈上,钢球的俩个侧设有所述保持架,所述轴圈包在所述钢球的上部,轴圈的上部由轴承罩压紧固定,所述轴承座的底部环周均匀设有凹槽。
优选地,所述轴承座的底部环周设有U形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此结构轴承座的底部表面设有凹槽,使得轴承座与弹簧垫之间的摩擦力增大,避免轴承座与弹簧垫发生相对转动,有效的提高了连接件之间的稳定性,并且凹槽具有一定的卸荷作用,从而提成轴承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减振器耐磨轴承,包括轴承罩1、轴圈2、保持架3、钢球4、座圈5、轴承座6以及润滑脂7;所述轴承罩与所述轴承座的外侧卡接在一起,轴承罩和轴承座的外部都带有能够相互配合的卡钩,可以防止轴承罩与轴承座脱离,又可以保证二者能够相对转动,座圈起到托起钢球的作用,轴圈向下压紧钢球同时也能包裹住钢球,将所述座圈固定在所述轴承座上,所述钢球位于所述座圈上,钢球的俩个侧设有所述保持架,保持架对钢球进行限位,钢球的周围用润滑脂填充,所述轴圈包在所述钢球的上部,轴圈的上部由轴承罩压紧固定,所述轴承座的底部环周均匀设有凹槽,通过凹槽增加与弹簧垫之间的摩擦力。所述轴承座的底部环周设有U形槽。U形槽在本实用新型中为3个,通过U形槽与弹簧垫上相应的凸起进行定位。
此结构轴承座的底部表面设有凹槽,使得轴承座与弹簧垫之间的摩擦力增大,避免轴承座与弹簧垫发生相对转动,有效的提高了连接件之间的稳定性,并且凹槽具有一定的卸荷作用,从而提成轴承的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天德减震器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天德减震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404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