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螺栓梳齿板伸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40068.3 | 申请日: | 201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78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胡纪行;许孟启;徐发胜;赵忠心 | 申请(专利权)人: | 衡水健达工程橡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6 | 分类号: | E01D1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053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梳齿板 梳齿板 锚固机构 螺栓 伸缩装置 止水机构 伸缩缝 止水条 焊接 移动 延长使用寿命 有效防止雨水 本实用新型 漏水现象 桥梁建筑 施工工艺 下部结构 行驶车辆 边缝 梁体 受力 竖直 冲击力 腐蚀 传递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建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螺栓梳齿板伸缩装置,包括移动梳齿板和固定梳齿板,所述移动梳齿板通过第一锚固机构与第一桥体连接,所述固定梳齿板通过第二锚固机构与第二桥体连接,所述第一桥体与所述第二桥体之间设有伸缩缝,所述伸缩缝内沿竖直方向设有止水机构,所述固定梳齿板与所述第二桥体的边缝内设有止水条。通过移动梳齿板和第一锚固机构焊接、固定梳齿板与第二锚固机构焊接相互连接成整体,可将行驶车辆冲击力呈分散网状式传递给梁体及下部结构,受力较均匀;设置止水机构有效杜绝后期漏水现象;止水条可有效防止雨水进入桥体与固定梳齿板之间腐蚀损坏装置;施工工艺简单便捷,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螺栓梳齿板伸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公路桥梁建设事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种跨江(河)、跨海大桥应运而生,桥型包含了拱桥、混凝土梁式桥、悬索桥和斜拉锁桥等诸多结构形式。作为桥梁结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大位移伸缩装置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广泛应用。
现有的伸缩装置大部分都是通过螺栓与桥体固定在一起的,止水结构较为单一,这种固定方式存在以下缺陷:
1、时间长了螺栓容易松动,齿板易脱落,维修期较短,存在安全隐患。
2、施工工艺要求繁琐,现有施工方法很难达到螺栓距离误差小于2mm的设计要求,会影响施工进度。
3、施工中,在安装螺栓打孔时,一旦遇到钢筋,螺栓就形同虚设,会严重影响施工质量。
4、伸缩装置使用过程中易出现防水结构损坏,无法充分实现防水结构的作用。
5、在梳齿钢板边缘与混凝土开裂后,雨水容易通过裂缝进入到混凝土与钢板接触部位,进一步损坏混凝土结构,尤其是在冬天气温较低时,具有“冻害”混凝土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螺栓梳齿板伸缩装置,以解决现有伸缩装置漏水而腐蚀损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螺栓梳齿板伸缩装置,包括移动梳齿板和固定梳齿板,所述移动梳齿板通过第一锚固机构与第一桥体连接,所述固定梳齿板通过第二锚固机构与第二桥体连接,所述第一桥体与所述第二桥体之间设有伸缩缝,所述伸缩缝内沿竖直方向设有止水机构,所述固定梳齿板与所述第二桥体的边缝内设有止水条。
其中,所述止水机构包括第一角钢、第二角钢、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止水带和第二止水带,所述第一止水带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角钢和第二角钢连接,所述第二止水带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角钢和第二角钢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角钢沿所述第一桥体的宽度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桥体的边沿,所述第二角钢沿所述第二桥体的宽度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二桥体的边沿。
其中,所述第一止水带和所述第二止水带的上端面均设有防漏层。
其中,所述止水条的材质包括吸水膨胀材料和橡胶。
其中,所述第一锚固机构包括第一锚固板、设有开口的第一直角梯形钢筋和第一门框型钢筋,所述第一锚固板与所述移动梳齿板焊接,所述第一直角梯形钢筋的开口端与所述第一锚固板焊接,所述第一直角梯形钢筋的下端与所述第一门框型钢筋的上端焊接,所述第一门框型钢筋的开口端预设在所述第一桥体内。
其中,所述第一门框型钢筋的开口端的两个拐角内侧分别水平设有钢筋,所述第一门框型钢筋的闭合端内侧水平设有同时穿过所述第一直角梯形钢筋的钢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衡水健达工程橡胶有限公司,未经衡水健达工程橡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400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缓冲型桥梁伸缩装置
- 下一篇:新型模数式减震降噪伸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