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钻孔灌注桩成孔深度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39927.7 | 申请日: | 2018-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813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大磊;于闯;施珽;林科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何强;杨冬 |
地址: | 617099 四川省攀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孔 钻孔灌注桩 顶部封板 测量筒 深度测量装置 底部封板 中间挡板 上表面 本实用新型 端部挡板 测量杆 下表面 通孔 下端 建筑施工技术 测量筒外部 从上向下 深度测量 施工效率 向下延伸 依次设置 测量绳 内壁 穿过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钻孔灌注桩成孔深度测量装置,包括测量筒;测量筒的内壁从上向下依次设置有顶部封板和底部封板;测量筒内还设置有在顶部封板和底部封板之间移动的中间挡板;顶部封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测量绳;底部封板上设置有通孔;中间挡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向下延伸的测量杆,测量杆的下端穿过通孔、且与设置在测量筒外部的端部挡板连接;顶部封板的下表面到测量筒下端面的高度为L1,中间挡板的上表面到端部挡板上表面的高度为L2,其中L1≤L2。本实用新型的钻孔灌注桩成孔深度测量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提高了钻孔灌注桩成孔深度测量的精确度,确保了钻孔灌注桩成孔的成孔质量,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钻孔灌注桩成孔深度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因其承载力高、抗拔性好等优点,在房屋建筑、大型公共建筑、水工建筑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传统的钻孔灌注桩成孔深度测量多采用测绳下端系一根钢筋棍,通过钢筋棍插入钻孔底部土层的感觉粗略测量,这种方法精度低,测量数据差异性较大;同时由于钢筋棍插入土中深度随土层的不同而不同,因此更加无法准确地测量钻孔灌注桩成孔深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钻孔灌注桩成孔深度测量装置,采用该测量装置能提高钻孔灌注桩成孔深度测量的精确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钻孔灌注桩成孔深度测量装置,包括测量筒;所述测量筒的内壁从上向下依次设置有顶部封板和底部封板;所述测量筒内还设置有在顶部封板和底部封板之间移动的中间挡板;所述顶部封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测量绳;所述底部封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中间挡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向下延伸的测量杆,测量杆的下端穿过所述通孔、且与设置在测量筒外部的端部挡板连接;所述顶部封板的下表面到测量筒下端面的高度为L1,所述中间挡板的上表面到端部挡板上表面的高度为L2,其中L1≤L2。
进一步的,所述顶部封板设置在测量筒内壁的上端、且顶部封板的上表面与测量筒的上端面平齐;所述底部封板设置在测量筒内壁的下端、且底部封板的下表面与测量筒的下端面平齐。
进一步的,所述测量绳上设置有刻度。
进一步的,所述端部挡板为上端大、下端小的圆锥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顶部封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吊环;所述测量绳的一端连接在吊环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钻孔灌注桩成孔深度测量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提高了钻孔灌注桩成孔深度测量的精确度,确保了钻孔灌注桩成孔的成孔质量,提高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中间挡板与顶部封板碰撞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测量筒,2-顶部封板,3-底部封板,4-中间挡板,5-测量绳,6-通孔,7-测量杆,8-端部挡板,9-吊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钻孔灌注桩成孔深度测量装置,包括测量筒1;所述测量筒1的内壁从上向下依次设置有顶部封板2和底部封板3;所述测量筒1内还设置有在顶部封板2和底部封板3之间移动的中间挡板4;所述顶部封板2的上表面设置有测量绳5;所述底部封板3上设置有通孔6;所述中间挡板4的下表面设置有向下延伸的测量杆7,测量杆7的下端穿过所述通孔6、且与设置在测量筒1外部的端部挡板8连接;所述顶部封板2的下表面到测量筒1下端面的高度为L1,所述中间挡板4的上表面到端部挡板8上表面的高度为L2,其中L1≤L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399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