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门套基层与墙体的固定装置及带固定装置的墙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38723.1 | 申请日: | 2018-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736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靳文杰;孙加齐;姜化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1/60 | 分类号: | E06B1/60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基层 墙体 固定 装置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门套基层与墙体的固定装置及带固定装置的墙体结构,其中用于门套基层与墙体的固定装置包括:连接件,形成有用于贴合至门套基层外的第一侧板、用于插设至位于门套基层以内的墙体主体中的第二侧板;用于连接门套基层的固定件,固定件连接于第一侧板;用于穿透墙体主体的限位杆,限位杆穿设于第二侧板上。第二侧板插设于墙体主体中,而限位杆穿透墙体主体后则将第二侧板限位于墙体主体中;第一侧板贴合于门套基层,固定件使得第一侧板和门套基层之间的连接更加牢靠;第一侧板固接于第二侧板,因此第一侧板可紧密贴合于门套基层并可将门套基层紧密压合于墙体主体,保证门套木基层与加气混凝土墙之间的牢靠固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指一种用于门套基层与墙体的固定装置及带固定装置的墙体结构。
背景技术
在建筑结构施工中,由于种种原因,门口位置未设置抱框柱、抱框梁,或未留置预制混凝土块,门套基层与加气混凝土墙固定多采用木楔或者采用塑料膨胀管,因加气混凝土砌块本身有空隙,不能与木基层固定牢靠。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装置,解决门套木基层与加气混凝土墙不能牢靠固定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门套木基层与加气混凝土墙不能牢靠固定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门套基层与墙体的固定装置及带固定装置的墙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用于门套基层与墙体的固定装置,包括: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形成有用于贴合至门套基层外的第一侧板、用于插设至位于所述门套基层以内的墙体主体中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
用于连接所述门套基层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
用于穿透所述墙体主体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穿设于所述第二侧板上。
本实用新型中,第二侧板插设于墙体主体中,而限位杆穿透墙体主体后则将第二侧板限位于墙体主体中;第一侧板贴合于门套基层,固定件使得第一侧板和门套基层之间的连接更加牢靠;第一侧板固接于第二侧板,因此第一侧板可紧密贴合于门套基层并可将门套基层紧密压合于墙体主体,保证门套木基层与加气混凝土墙之间的牢靠固定。
本实用新型用于门套基层与墙体的固定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侧板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
本实用新型用于门套基层与墙体的固定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件呈L型或T型。
本实用新型用于门套基层与墙体的固定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件为自攻钉。
本实用新型用于门套基层与墙体的固定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限位杆为对拉螺栓。
本实用新型用于门套基层与墙体的固定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件的数量为二。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带固定装置的墙体结构,包括:
墙体主体;
贴合于所述墙体主体外的门套基层;
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件、连接件和限位杆,所述连接件形成有相连接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通过所述固定件连接并贴合于所述门套基层外,所述第二侧板插设于所述墙体主体中,所述限位杆同时穿过所述墙体主体和所述第二侧板。
本实用新型带固定装置的墙体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件呈L型。
本实用新型带固定装置的墙体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件为自攻钉。
本实用新型带固定装置的墙体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限位杆为对拉螺栓,所述对拉螺栓的两端连接有螺母。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387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干挂石材安装的墙面找平龙骨
- 下一篇:一种可拆卸式管屏水压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