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柴油机曲轴箱通气管加热接头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735903.4 | 申请日: | 2018-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821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 发明(设计)人: | 陈博;陈德民;王西金;李杰;樊祥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优路通汽配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M13/00 | 分类号: | F01M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赵永伟 |
| 地址: | 2747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通气管 散热管 加热 通气管接头 柴油机 发热体 曲轴箱 本实用新型 发热体通电 电源线接 贴合设置 电源线 接插件 水蒸汽 外侧壁 发热 凝结 堵塞 | ||
一种柴油机曲轴箱通气管加热接头,包括通气管接头,所述的通气管接头通过电源线接接插件,通气管接头内设置散热管,散热管的外侧壁贴合设置发热体,发热体接电源线。本实用新型中发热体通电后发热,热量传给散热管,散热管对流经通气管加热接头的气体和水进行加热,有效的防止了通气管内的水蒸汽在低温时凝结成冰堵塞通气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柴油机曲轴箱通气管加热接头。
背景技术
柴油机在工作运行时,柴油机曲轴箱会排出大量含有油气、水蒸气等废气,当环境温度降低时,特别是环境温度在零下30℃以下时,水蒸气会凝结成水珠附着在通气管内壁上,在重力的作用下水珠流向下方的通风管接头,然后冷冻结冰,冰逐渐越多,就会将通气管堵塞,造成废气无法排出,严重可能会造成机体故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柴油机曲轴箱通气管加热接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通气管接头,所述的通气管接头通过电源线接接插件,通气管接头内设置散热管,散热管的外侧壁贴合设置发热体,发热体接电源线。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散热管的横截面为D型,发热体为矩形体,发热体贴合设置在散热管的平面部分。所述的散热管为紫铜材料制成。所述的通气管接头采用耐温塑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中发热体通电后发热,热量传给散热管,散热管对流经通气管加热接头的气体和水进行加热,有效的防止了通气管内的水蒸汽在低温时凝结成冰堵塞通气管。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以及成本低廉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一种柴油机曲轴箱通气管加热接头,包括通气管接头1,所述的通气管接头1通过电源线4接接插件5,通气管接头1内设置散热管3,散热管3的外侧壁贴合设置发热体2,发热体2接电源线4。本实用新型中发热体2通电后发热,热量传给散热管3,散热管3对流经通气管加热接头的气体和水进行加热,有效的防止了通气管内的水蒸汽在低温时凝结成冰堵塞通气管。
为了进一步提高发热体2与散热管3的热传递速率,所述的散热管3的横截面为D型,发热体2为矩形体,发热体2贴合设置在散热管3的平面部分。为了加强散热管3的散热效率,所述的散热管3为紫铜材料制成。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所述的通气管接头1采用耐温塑料制成。
当然,上述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优路通汽配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优路通汽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359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