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刹车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35072.0 | 申请日: | 2018-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969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谢宗祐 | 申请(专利权)人: | 利奇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L3/02 | 分类号: | B62L3/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李坤 |
地址: | 中国台湾彰化***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把手 挡止部 固定座 刹车控制装置 第二位置 定位杆 定位件 挡止 自行车 第三位置 第一位置 人员操控 滑动 把手杆 可转动 枢设 位杆 位件 转动 | ||
一种刹车控制装置,包含有一固定座、一剎车把手与一定位件,其中,固定座供固定于把手杆上;剎车把手枢设于固定座;剎车把手具有一第一挡止部;定位件包括一定位杆,定位杆可转动地设置于固定座且具有一第二挡止部,且定位件供人员操控以使定位杆的第二挡止部于一第二位置与一第三位置转动;其中,在剎车把手位于剎车位置使第一挡止部位于一第一位置时,并且第二挡止部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二挡止部抵于第一挡止部限制剎车把手于剎车位置。因此可让自行车的剎车装置维持于剎车状态,有效避免自行车产生滑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剎车控制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可以锁定剎车的剎车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社会中,人们越来越重视节能、减碳、环保以及运动健身的概念,而骑乘自行车不会耗费化石能源也不会产生有害环境的废气,不仅能达到节能减碳及环保的目的,更能同时具有运动健身的效果。
为提升自行车的制动能力,保障使用者的骑乘安全,现有的自行车的剎车控制装置包括一固定座与一剎车把手,固定座设置于自行车的把手杆,剎车把手枢设于固定座且通过剎车线控制剎车装置进行剎车或释放剎车。
现有的剎车控制装置必须由人员以手持续扳住剎车把手,方可进行剎车。然而,在自行车驻车或搬运时,人员不太可能持续扳住剎车把手,例如于斜坡上驻车时,若自行车未倚靠于人员或固定物时,自行车时常会因车轮未固定而向下滑动,轻者使自行车产生位移,重者导致自行车翻覆而损坏自行车的结构。
因此,现有的剎车控制装置的设计仍未臻完善,尚有待改进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剎车控制装置,可将剎车把手锁定于剎车位置,让剎车装置维持于剎车状态,有效避免自行车产生滑动。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剎车控制装置,用于设置在一自行车的把手杆上,且该自行车包括一剎车线与一剎车装置,该剎车线用于带动该剎车装置进行剎车或释放剎车;该剎车控制装置包含有:一固定座、一剎车把手与一定位件,其中,该固定座供固定于该把手杆上;该剎车把手枢设于该固定座上,且该剎车把手供带动该剎车线;该剎车把手具有一第一挡止部;该剎车把手枢摆至一剎车位置时,带动该剎车线使该剎车装置进行剎车,且该第一挡止部位于一第一位置;该剎车把手枢摆至一释放位置时,该剎车装置释放剎车,且该第一挡止部离开该第一位置;该定位件包括一定位杆,该定位杆可转动地设置于该固定座且具有一第二挡止部,且该定位件供人员操控以使该定位杆的该第二挡止部于一第二位置与一第三位置转动;其中,在该第一挡止部位于该第一位置,且该第二挡止部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二挡止部抵于该第一挡止部,以限制该剎车把手于该剎车位置;该第二挡止部位于该第三位置时,该第二挡止部未与该第一挡止部抵接,使该剎车把手可于该剎车位置与该释放位置间枢摆。
其中,该剎车把手通过一枢轴枢设于该固定座上,该剎车把手具有一握持部供人员抓握,该握持部与该第一挡止部分别位于该枢轴的两相对侧。
其中,该定位件包括一轴套,结合于该定位杆的一端,该轴套供带动该定位杆转动。
其中,该轴套包括一套体与一拨杆结合于该套体,该套体结合于该定位杆的一端。
其中,该定位杆的一端凹入形成一螺孔,该轴套通过一螺栓穿过该轴套并锁入该螺孔而结合于该定位杆。
其中,该剎车控制装置还包括一弹性件,连接该轴套与该固定座,该轴套受外力带动该定位杆的第二挡止部转动至该第二位置时,该弹性件受该轴套带动产生弹力;外力解除后,该弹性件弹力回复且带动该轴套进而带动该定位杆的第二挡止部转动至该第三位置。
其中,该固定座具有一第一穿孔,该轴套具有一第二穿孔;该弹性件为一C形弹簧,该C形弹簧具有两端,其一端穿入该第一穿孔,另一端穿入该第二穿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利奇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利奇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350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