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心血管穿刺夹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733217.3 | 申请日: | 2018-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220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 发明(设计)人: | 姚庆龙;刘元涛;许卫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庆龙 |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2 | 代理人: | 段宇 |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心血管穿刺 上卡箍 本实用新型 伸缩杆 下卡箍 延伸 按压杆 套筒 通孔 滑动连接 康复用品 螺旋连接 螺旋推杆 内腔上部 设备操作 止血效果 硅胶块 拇指形 腔下部 有效地 体型 弹簧 底端 铰接 锁扣 皮带 医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康复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心血管穿刺夹。本实用新型包括上卡箍、下卡箍和延伸块,上卡箍左侧的延伸块的顶端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左侧固定有锁扣,下卡箍左侧的延伸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皮带;下卡箍右侧的延伸块顶部固定有伸缩杆,伸缩杆的另一端铰接在上卡箍右侧的延伸块底部开设的凹槽内,伸缩杆的右侧设有弹簧;上卡箍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套筒,套筒的内腔上部螺旋连接有螺旋推杆,且其内腔下部滑动连接有按压杆,按压杆底端固定有拇指形硅胶块。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心血管穿刺夹,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的心血管穿刺夹不能满足体型不同的人使用,且止血效果不稳定的问题,同时解决了设备操作复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康复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心血管穿刺夹。
背景技术
心血管疾病,又称为循环系统疾病,是一系列涉及循环系统的疾病,循环系统指人体内运送血液的器官和组织,主要包括心脏、血管动脉、静脉、微血管,可以细分为急性和慢性,一般都是与动脉硬化有关。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在不断攀升,发病年龄也在提前,据调查,心血管疾病在欧洲每年造成180万人过早死亡,在我国的形式也不容乐观。当前,有些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为动静脉穿刺,临床上对心血管造影经皮肤穿刺后,股动脉拔管时以及拔管后,为达到及时止血的目的,需对穿刺部位进行手工压迫,但是,无论是患者自己进行压迫,还是医护人员帮助其压迫,都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人力的浪费,所以需要借助外物设备来进行压迫。但是现有的设备压迫效果不理想,而且不能针对体型不同的人做相应的调整,因此,一种改进的压迫止血设备是被市场所需要的。
如中国专利号CN201620944528.9,申请日为2016年08月25日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心血管穿刺夹,包括穿刺夹本体,穿刺夹本体的下端上设有伸缩扎装置,伸缩装置上设有伸缩调节器,穿刺夹本体的内侧分别设有温度传感器和血压传感器,其应用范围广,稳定性好,但是该心血管穿刺夹操作较复杂。为解决现有技术的心血管穿刺夹的止血压迫效果差,不能满足体型有差异的人使用的问题,且避免设备使人体受到二次伤害,本使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心血管穿刺夹,用以解决以上出现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心血管穿刺夹,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的心血管穿刺夹不能满足体型不同的人使用,且止血效果不稳定的问题,同时解决了设备操作复杂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心血管穿刺夹,包括上卡箍、下卡箍和延伸块,所述上卡箍及下卡箍的内壁铺设有海绵;所述上卡箍左侧的延伸块的顶端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左侧固定有锁扣,所述下卡箍左侧的延伸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皮带,且所述调节皮带的材质为PU材质,所述调节皮带沿其延伸方向排列开设有锁孔;所述下卡箍右侧的延伸块顶部固定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铰接在上卡箍右侧的延伸块底部开设的凹槽内,所述伸缩杆的右侧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上卡箍右侧的延伸块的底部,另一端固定在下卡箍右侧的延伸块的顶部;所述上卡箍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腔上部螺旋连接有螺旋推杆,且其内腔下部滑动连接有按压杆,所述按压杆在套筒内上下滑动,所述按压杆的下部固定有按压块,且其底端固定有拇指形硅胶块。
更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杆的自然高度和弹簧自然状态下的高度一致,当患者体型较小,不需要伸长伸缩杆时,弹簧处于自然状态,便于延长弹簧的使用寿命。
更进一步地,所述按压杆的顶部设置有挡板,所述套筒的底部内壁周向设置有圆周凸起,所述挡板的半径大于圆周凸起内侧的半径,从而按压杆可在套筒内腔上下滑动且不会掉落。
更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杆伸至最长状态时,所述调节皮带的锁孔可以正常卡接在锁扣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庆龙,未经姚庆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332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