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33036.0 | 申请日: | 2018-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933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陈春虹;蒯琳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春虹;蒯琳萍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C02F3/04;C02F11/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新苏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2221 | 代理人: | 孙怀香 |
地址: | 365000 福建省三明市梅***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滴滤池 出水口 化粪池 潜流湿地 连通 进水口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 排放源 种植园 黑水 灰水 湿地进水口 分类处理 分类收集 污水排放 生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包括化粪池、生物滴滤池及潜流湿地。其中:所述化粪池包括化粪池进水口和化粪池出水口,所述化粪池进水口经管道与黑水排放源连通,所述化粪池出水口分别经管道与生物滴滤池及生态种植园连通;所述生物滴滤池包括生物滴滤池进水口和生物滴滤池出水口,所述生物滴滤池进水口分别经管道与所述化粪池出水口及灰水排放源连通,所述生物滴滤池出水口经管道与所述潜流湿地连通;所述潜流湿地包括潜流湿地进水口和潜流湿地出水口,所述流湿地进水口经管道与所述生物滴滤池出水口连通,所述潜流湿地出水口分别经管道与生态种植园及污水排放渠连通。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黑水、灰水的分类收集、分类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按发生源、有机物浓度的不同,生活污水分为黑水、灰水两类,其中:黑水指含有粪便物质的高浓度的生活污水,其发生源为马桶、便池;灰水是指淋浴过、洗涤过的低浓度的生活污水,其发生源为洗衣机、洗脸池、浴室等。
为了降低处理成本并实现农村生活污水的回收利用,目前生活污水的生态处理技术的一般思路是将生活污水统一收集后进行处理,其并不是按照生活污水发生源、污水浓度特征的不同进行分类收集、分类处理,因此其处理效果较差。例如公开号为CN1312231的专利,其将有机物浓度高的黑水和有机物浓度低的灰水一并导入至厌氧发酵池进行发酵后进行好氧处理。但是,大量的低浓度的灰水进入厌氧发酵池中必定会降低发酵效率。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对现有的生活污水处理方法进行改进,以实现黑水、灰水的分类收集、分类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升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化粪池、生物滴滤池及潜流湿地,其中:
所述化粪池包括化粪池进水口和化粪池出水口,所述化粪池进水口经管道与黑水排放源连通,所述化粪池出水口分别经管道与生物滴滤池及生态种植园连通;
所述生物滴滤池包括生物滴滤池进水口和生物滴滤池出水口,所述生物滴滤池进水口分别经管道与所述化粪池出水口及灰水排放源连通,所述生物滴滤池出水口经管道与所述潜流湿地连通;
所述潜流湿地包括潜流湿地进水口和潜流湿地出水口,所述流湿地进水口经管道与所述生物滴滤池出水口连通,所述潜流湿地出水口分别经管道与生态种植园及污水排放渠连通。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化粪池为四格化粪池,所述四格化粪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内部依次设有上端与所述池体的顶壁连接、下端与所述池体的底部连接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及第三隔板,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及所述第三隔板将所述池体的内部分隔为第一格化粪池、第二格化粪池、第三格化粪池及第四格化粪池;所述池体的靠近所述第一格化粪池的一个侧壁的顶部设有所述化粪池进水口,所述池体的靠近所述第四格化粪池的另一个侧壁的顶部设有所述化粪池出水口;污水经所述化粪池进水口进入所述第一格化粪池内,并依次流经所述第一格化粪池、所述第二格化粪池、所述第三格化粪池和所述第四格化粪池后从所述化粪池出水口排放。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板的下部设有连通所述第一格化粪池和所述第二格化粪池的第一污水通孔,所述第一格化粪池内的污水经所述第一污水通孔流入至所述第二格化粪池内;所述第二隔板的上部设有连通所述第二格化粪池和所述第三格化粪池的第二污水通孔,所述第二格化粪池内的污水经所述第二污水通孔流入至所述第三格化粪池内;所述第三隔板的下部设有连通所述第三格化粪池和所述第四格化粪池的第三污水通孔,所述第三格化粪池内的污水经所述第三污水通孔流入至所述第四格化粪池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春虹;蒯琳萍,未经陈春虹;蒯琳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330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曝气充氧实验装置
- 下一篇:奶粉生产废水处理系统中使用的厌氧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