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生植物培养与根茎观测台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730095.2 | 申请日: | 2018-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18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 发明(设计)人: | 董鸣;李天翔;剡军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G01B5/02 |
| 代理公司: | 济南帮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69 | 代理人: | 张媛媛 |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生植物 台体 出水口 观测台 支撑框 夹持机构 转动安装 根茎 连接板 横轴 夹持 量尺 可拆卸的 锁止机构 植株 进水口 滤光片 前侧壁 上阀门 透明的 右侧壁 照明灯 比对 阀门 密封 体内 观察 | ||
水生植物培养与根茎观测台,用于方便对水生植物进行培养、观察。它包括透明的台体,在台体的上部设有进水口,在台体的下部设有出水口,在出水口上设有阀门;在台体的前侧壁上转动安装有量尺,在量尺与台体之间设有锁止机构;在台体的内侧设有夹持植株的夹持机构,在台体的右侧壁上设有横轴,在横轴上转动安装有连接板,在连接板上固定有若干支撑框,在支撑框上设有滤光片,在其中一个支撑框上可拆卸的安装有照明灯。该观测台,可以实现对多个水生植物的培养,且多个水生植物置于同一台体内,便于比对;夹持机构的设置,便于水生植物的夹持,操作方便;出水口上阀门的设置,既能实现对出水口的密封,又能便于出水口的打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生植物培养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水生植物培养与根茎观测台。
背景技术
水生植物由于长期生长在水域环境中,大部分物种的叶功能退化,而其根与茎则成为重要的支撑组织与主要的资源储藏部位。对于大部分水生植物,根茎特征是评价其生长状况与资源分配的重要指标。目前,关于水生植物根茎的研究普遍通过采集植株个体与根茎组织样品的方式进行观察与测量,该方法对水生植物植株有损伤且不利于进行长期动态观察。并且,由于水生植物的抗逆境和抗干扰能力较弱,采集植株个体或者根茎组织样品会造成水生植物的植株死亡与资源浪费,甚至导致珍稀濒危水生植物资源造成严重破坏。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合水培功能与根茎形态观测于一体的水生植物培养与根茎观测台,能够在水生植物培养过程中对其根茎生长状况进行原位无损害观测与可持续生长动态观察,为水生植物的根茎生长状况观察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工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生植物培养与根茎观测台,用于方便对水生植物进行培养、观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水生植物培养与根茎观测台,其特征是,它包括透明的台体,在所述台体的上部设有进水口,在所述台体的下部设有出水口,在出水口上设有阀门;
在所述台体的前侧壁上转动安装有量尺,在量尺与台体之间设有锁止机构;
在台体的内侧设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固定在台体内壁上的支撑杆、与支撑杆滑动连接的活动杆、固定在活动杆上的底板、与底板铰接连接的压杆、固定在压杆上的若干植株塞、设置在压杆与底板之间的限位结构,在所述底板上设有若干等间距设置的植株槽,在植株塞上设有凹槽,压杆与底板贴合后凹槽与植株槽围成夹持植株的夹持腔;
在台体的右侧壁上设有横轴,在横轴上转动安装有连接板,在连接板上固定有若干支撑框,在支撑框上设有滤光片,在其中一个支撑框上可拆卸的安装有照明灯。
进一步地,所述阀门包括设置在出水口内壁上的外塞、设置在外塞内部的内塞、与外塞铰接连接的操纵杆、铰接连接在操纵杆与内塞之间的伸缩杆,内塞与外塞内壁紧密接触时实现对出水口的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量尺包括主尺和副尺,在主尺的两端分别设有尺槽,副尺滑动设置在尺槽中。
进一步地,在所述主尺的中部固定有转动体,所述转动体相对转动的安装在台体前侧壁上的圆孔中,在圆孔内壁上设有两对插孔;在转动体的前端转动安装有转盘,在转盘上固定有延伸杆,在延伸杆上固定有线轮,在转动体内壁上固定有一对锁止器,在锁止器内腔中滑动安装有滑板,在滑板上固定有锁止销,在滑板与锁止器内壁之间设有弹簧;在锁止销与线轮外壁之间设有拉线,在弹簧的作用下锁止销的作用端穿过转动体后置于插孔中;在转盘上固定有手柄,在转动体的前端固定有挡板。
进一步地,在所述台体的顶部设有端盖,在端盖的底部设有密封条,密封条置于台体内且与台体内壁接触后实现对台体的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固定在压杆的锁止板、固定在锁止板上的柔性的插块,在底板上设有与插块插接配合的插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师范大学,未经杭州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300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