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式针灸针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29082.3 | 申请日: | 201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53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雄;何兴凤;魏云雪;刘访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 |
代理公司: | 苏州中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6 | 代理人: | 龙涛 |
地址: | 550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灸针 长度标识 固定环 通槽 抵接件 刺入 环形凹槽 皮肤 取下 针体 取出 高度方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 皮肤表面 向下运动 针灸针刺 位置处 贴合 避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新式针灸针,包括针灸针,还包括抵接件,所述针灸针端部固定连接在抵接件上,所述抵接件上避开针灸针的位置处设置有通槽;还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上连接有长度标识件,所述长度标识件穿设在通槽中,所述长度标识件上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刻度。使用时,将针灸针刺入至皮肤中,之后将固定环从环形凹槽中取下,并向下运动贴合在皮肤表面,与固定环连接的长度标识件在通槽中运动,露出通槽的长度即为已经刺入皮肤的长度,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初学者在刺入针体时,无法准确判断针体刺入皮肤的深度;当使用完毕后,可将长度标识件从通槽中取出,再将固定环从环形凹槽中取下,将针灸针从抵接件中取出,分别存放,减少占地面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灸针,特别涉及一种新式针灸针。
背景技术
针灸辽法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通过对人体经络系统的刺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其效果好、无毒副作用,深受患者喜欢。
针灸疗法乃针法与灸法的总称,用针刺不同的穴位,可治疗不同的疾病,称针法,用艾绒等灼不同穴位治疗疾病的方法,称灸法,两者习惯上总称针灸疗法。
目前被广泛采用的针灸针,其结构非常简单,主要由可刺入人体穴位的针体及供手指捏持而结合在针体上部的针柄组成。
初学者在用针灸针进行针刺治疗时,经常把握不好进针的深度,影响治疗效果,如申请号为“200720092861.2”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带有刻度的针灸针,通过在针体纵向方向上设置有刻度,从而解决上述问题,但是由于针体较细,因此在针体上设置有刻度精细度要求极高,工艺较复杂,另外由于针体较细,设置在针体上的刻度不便于观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式针灸针。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式针灸针,包括针灸针,还包括抵接件,所述针灸针端部固定连接在抵接件上,所述抵接件上避开针灸针的位置处设置有通槽;还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上连接有长度标识件,所述长度标识件穿设在通槽中,所述长度标识件上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刻度。
作为优选,所述抵接件上设置有与固定环配合的环形凹槽。
作为优选,所述长度标识件与针灸针长度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凹槽中设置有磁铁块,所述固定环能配合磁力吸附在环形凹槽中。
作为优选,所述通槽是从抵接件侧壁凹陷形成,所述长度标识件能从通槽中取出。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环包括两个磁力吸附的半圆环。
作为优选,所述抵接件、长度标识件由硅胶制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使用时,将针灸针刺入至皮肤中,之后将固定环从环形凹槽中取下,并向下运动贴合在皮肤表面,与固定环连接的长度标识件在通槽中运动,露出通槽的长度即为已经刺入皮肤的长度,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初学者在刺入针体时,无法准确判断针体刺入皮肤的深度;当使用完毕后,可将长度标识件从通槽中取出,再将固定环从环形凹槽中取下,将针灸针从抵接件中取出,分别存放,减少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整体结构等轴测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针灸针;2、抵接件;21、通槽;22、固定环;221、半圆环;23、长度标识件;24、环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未经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290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针灸毫针夹持进针器
- 下一篇:一种带有刻度的针灸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