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桑叶采摘打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29069.8 | 申请日: | 201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246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陆仕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桑海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46/00 | 分类号: | A01D4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黄耀钧 |
地址: | 537214 ***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叶杆 桑叶 弹簧 打叶 动力机构 采摘 转动 本实用新型 收集装置 外壁设置 行走车体 桑树 配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桑叶采摘打叶装置,包括打叶杆和动力机构,所述打叶杆的外壁设置有多根打叶弹簧,所述打叶弹簧的长度方向与打叶杆的径向一致,所述打叶杆与动力机构相连接。本装置通过动力机构带动打叶杆转动,进而带动打叶杆上的弹簧转动,弹簧将桑树上的桑叶打落,实现桑叶的自动采摘。本装置可配套桑叶收集装置以及行走车体等,采摘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养蚕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桑叶采摘打叶装置。
背景技术
养蚕一般需要大量的桑叶,传统的桑叶采摘一般是手动进行,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桑叶采摘打叶装置,用于将桑叶从桑树上打落下来,可以与其他的桑叶自动采摘设备配合,实现桑叶的自动采摘,提高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桑叶采摘打叶装置,包括打叶杆和动力机构,所述打叶杆的外壁设置有多根打叶弹簧,所述打叶弹簧的长度方向与打叶杆的径向一致,所述打叶杆与动力机构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打叶杆的外壁设置有多根与打叶杆螺纹配合的螺钉,所述打叶弹簧缠绕在螺钉的之外,并由螺钉的大端压紧固定在打叶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螺钉为内六角半牙螺钉。
进一步地,所述螺钉的螺纹段上设置有螺母,所述打叶弹簧设置在螺母与螺钉大端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打叶杆倾斜设置,且打叶杆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至60°。
进一步地,所述打叶杆的上端通过万向节连接有竖直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与动力机构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打叶弹簧为3排,每排打叶弹簧沿着打叶杆的轴向均匀设置,相邻两排打叶弹簧之间的角度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机构为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通过动力机构带动打叶杆转动,进而带动打叶杆上的弹簧转动,弹簧将桑树上的桑叶打落,实现桑叶的自动采摘。本装置可配套桑叶收集装置以及行走车体等,采摘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桑叶采摘打叶装置,包括打叶杆1和动力机构2,动力机构2为电机。所述打叶杆1的外壁设置有多根打叶弹簧3,所述打叶弹簧3的长度方向与打叶杆1的径向一致,所述打叶杆1与动力机构2相连接。
打叶杆1为一根圆柱形或者圆筒形的杆件,将其与动力机构2相连后,可由动力机构2带动转动,为打叶提供动力。打叶弹簧3用于将桑树上的桑叶打落下来,使用时,动力机构2带动打叶杆1转动,进而带动打叶杆1上的打叶弹簧3转动实现桑叶的自动采摘。
打叶弹簧3可采用现有弹簧常规的方式固定在打叶杆1上,如焊接连接等,为了避免打叶弹簧3太软而影响打叶,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打叶杆1的外壁设置有多根与打叶杆1螺纹配合的螺钉4,所述打叶弹簧3缠绕在螺钉4的之外,并由螺钉4的大端压紧固定在打叶杆1上。打叶弹簧3的线径为2mm,长度为120mm左右,外径为15mm,螺钉4优选采用M6×80至120mm的内六角半牙螺钉,并在所述螺钉4的螺纹段上设置有螺母5,所述打叶弹簧3设置在螺母5与螺钉4大端之间,利用螺母5将打叶弹簧3压缩至合适的长度,保证打叶弹簧3的强度,避免弹簧松软。装配时,先将打叶弹簧3套在螺钉4上,然后旋上螺母5,最后将螺钉4旋在打叶杆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桑海丝业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桑海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290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桑叶采摘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茶叶采摘背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