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炭化炉内胆分割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28656.5 | 申请日: | 201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171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孙彦君;郑文生;孙艳玲;孙雪梅;刘之毅;孟岩;王宇;李芳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B29/00 | 分类号: | C10B29/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牟永林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割 横梁 炭化炉 纵梁 本实用新型 横向分割 内胆 支架 可调节 滑套 可调 防护效果 横梁水平 横梁组成 交错连接 竖直设置 占据空间 紧定件 炭化物 易变形 两层 笼筐 炉内 转轴 运输 | ||
一种可调节炭化炉内胆分割支架,它涉及一种支架。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炭化炉内胆中的笼筐装置存在分割炉内的炭化物、自身易变形、防护效果差、不耐用和运输占据空间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分割横梁组成至少两层横向分割层,相邻两个分割横梁水平交错连接形成横向分割层,且相邻两个分割横梁之间通过一个转轴(10)连接;每个分割纵梁竖直设置并通过多个滑套(8)与每层横向分割层的分割横梁连接,且每个分割纵梁与每个分割横梁之间通过一个紧定件(9)连接,每个分割横梁和每个分割纵梁的长度均可调,滑套(8)在每个分割横梁和每个分割纵梁的位置均可调。本实用新型用于炭化炉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架,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炭化炉内胆分割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的炭化炉内设置的笼筐不能分割炉内的炭化物,影响中间部分的炭化效果。虽有简易的分割装置,但其尺寸单一,无法调节使得有些达不到用户要求,尤其是现有的笼筐装置普遍存在自身易变形,防护效果差,不耐用,运输占据空间大等问题。
综上所述,现有炭化炉内胆中的笼筐装置存在分割炉内的炭化物、自身易变形、防护效果差、不耐用和运输占据空间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炭化炉内胆中的笼筐装置存在分割炉内的炭化物、自身易变形、防护效果差、不耐用和运输占据空间大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可调节炭化炉内胆分割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节炭化炉内胆分割支架,它包括多个分割横梁、多个分割纵梁、多个滑套、多个转轴和多个紧定件,多个分割横梁组成至少两层横向分割层,相邻两个分割横梁水平交错连接形成横向分割层,且相邻两个分割横梁之间通过一个转轴连接;每个分割纵梁竖直设置并通过多个滑套与每层横向分割层的分割横梁连接,且每个分割纵梁与每个分割横梁之间通过一个紧定件连接,每个分割横梁和每个分割纵梁的长度均可调,滑套在每个分割横梁和每个分割纵梁的位置均可调。
进一步地,分割横梁包括内分割横梁、外分割横梁和横梁螺栓件,内分割横梁的一端插装在外分割横梁的一端内,内分割横梁和外分割横梁的交汇处通过螺栓件连接。
进一步地,内分割横梁的一端沿其长度方向并垂直于其轴线等间距开设多个内横梁连接孔,外分割横梁上垂直于其轴线开设多个外横梁连接孔,内横梁连接孔与外横梁连接孔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分割纵梁包括内分割纵梁、外分割纵梁和纵梁螺栓件,内分割纵梁的一端插装在外分割纵梁的一端内,内分割纵梁和外分割纵梁的交汇处通过纵梁螺栓件连接。
进一步地,内分割纵梁的一端沿其长度方向并垂直于其轴线等间距开设多个内纵梁连接孔,外分割纵梁上垂直于其轴线开设多个外纵梁连接孔,内纵梁连接孔和外纵梁连接孔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滑套上垂直于其轴线方向开设通孔,多个滑套分别套装在内分割横梁、外分割横梁、内分割纵梁和外分割纵梁上,相邻两个滑套之间通过紧定件连接。
进一步地,内分割横梁、外分割横梁、内分割纵梁、外分割纵梁和滑套、多个转轴和多个紧定件均由高强耐磨多元合金50CrMnA制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成本低、可在生产中根据实际需要(设计要求)调节三维外形尺寸的碳化炉内胆分割支架装置,结构牢固,而且自身不易变形,分割效果好,耐用,可拆卸上串,减少了运输空间缩小了3~4倍。
2、本实用新型可在各种炭化生产要求的情况下的进行炭化炉内填料并分割开来标准炭化质量,尤其是在可燃物不进行粉碎、烘干、制棒的情况下直接炭化上应用;本实用新型通过伸缩、增减内外分割横纵梁和增减滑套及紧定装置、由转轴10转动来达到可调节长度、宽度、高度和防止炭化质量差;该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操作方便、不需要大量的人工、低成本;可实现高效施工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未经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286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