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智能节电装置的直流电机双端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26537.6 | 申请日: | 201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50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明;周洋;窦俊竹;韩雅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博力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08 | 分类号: | H02H7/08;H02P7/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电机 接口端 保护装置 主控板 反转 双端 正转 智能节电装置 电性连接 模拟信号采集 软件程序判断 行程开关信号 主控芯片引脚 本实用新型 信号采集端 采集端口 电气布线 调压线圈 三相调压 上下两端 线路成本 主控芯片 并联 元器件 触碰 工作量 占用 应用 | ||
一种用于智能节电装置的直流电机双端保护装置,包括主控板和直流电机保护装置,所述主控板上设置有信号采集端、正转接口端和反转接口端,正转接口端和反转接口端上均电性连接有导线,导线远离正转接口端和反转接口端的一端均电性连接有直流电机,直流电机安装于直流电机保护装置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调压线圈双端保护开关的并联后接入主控板,加以软件程序判断,实现了通过一个模拟信号采集口识别直流电机上下两端的保护开关的被触碰情况。在三相调压实际应用中,将6个行程开关信号采集端口减少为3个,减少了主控板元器件和线路成本、减少电气布线工作量,减少了对主控芯片引脚的占用,提高主控芯片的利用率,结构简单实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流电机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智能节电装置的直流电机双端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直流电机保护就是给直流电机全面的保护,即在直流电机出现过载、缺相、堵转、短路、过压、欠压、漏电、三相不平衡、过热、轴承磨损、定转子偏心时,予以报警或保护;为电动机提供保护的装置是直流电机保护器,包括热继电器、电子式保护器和智能型保护器,目前大型和重要直流电机一般采用智能性保护装置。由于绝缘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直流电机的设计上既要求增加出力,又要求减小体积,使新型直流电机的热容量越来越小,过负荷能力越来越弱;再由于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要求直流电机经常运行在频繁的启动、制动、正反转以及变负荷等多种方式,对直流电机保护装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直流电机的应用面更广,常工作于环境极为恶劣的场合,如潮湿、高温、多尘、腐蚀等场合。所有这些,造成了现在的直流电机比过去更容易损坏,尤其是过载、短路、缺相、扫膛等故障出现频率最高。
现有技术中的行程开关对直流电机的保护多数是串联在驱动回路中,并没有关闭驱动源,只是断开了驱动信号到达直流电机的路线。控制系统并不能获知调压线圈的实际运行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智能节电装置的直流电机双端保护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智能节电装置的直流电机双端保护装置,包括主控板和直流电机保护装置,所述主控板上设置有信号采集端、正转接口端和反转接口端,所述正转接口端和反转接口端上均电性连接有导线,所述导线远离所述正转接口端和反转接口端的一端均电性连接有直流电机,所述直流电机安装于所述直流电机保护装置上。
进一步的,所述直流电机设置有碳刷,所述直流电机保护装置的内部设置有调压线圈,所述碳刷接触于所述调压线圈。
进一步的,所述直流电机保护装置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行程开关和下行程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信号采集端的一端电性连接于地线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直流电机的型号为Y80M2-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智能节电装置的直流电机双端保护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用来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加以创新性的改进,同时增加其实际的实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其中主控板带有正反直流电机驱动输出端口,输出 PWM驱动信号;信号采集输入端口,采集模拟电平信号,直流电机带有碳刷,与调压线圈接触,直流电机通过驱动后可正转与反转,转至极限会触碰到上下行程开关,调压线圈带有两个行程开关,上端为上行程开关,下端为下行程开关。行程开关的两极一个接24VDC电源输入,另一个接主控板信号采集输入端口,其中,直流电机正转的方向是触碰到上行程开关,反转的方向是触碰到下行程开关。触碰到行程开关时,主控板会屏蔽相应的直流电机驱动输出,以防止直流电机过热和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博力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博力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265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