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橡胶打捞浮筒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726016.0 | 申请日: | 2018-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820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 发明(设计)人: | 胡东唤;牛继辉;李杨;邹永振;张之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橡胶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3C7/04 | 分类号: | B63C7/04 |
| 代理公司: | 沈阳世纪蓝海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32 | 代理人: | 李永琛 |
| 地址: | 110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吊缆 囊体 缆绳 胶布 集束 筒形 橡胶 上半部外表面 半球形端头 本实用新型 三角形金属 包覆橡胶 胶布制品 金属吊环 一端连接 一体结构 制造工艺 承重 进气阀 排气阀 限压阀 端头 内压 省时 受力 筒体 纬向 自爆 省力 吊环 增高 打捞 变形 施工 | ||
一种橡胶打捞浮筒属于胶布制品,它由具半球形端头的筒形胶布囊体、网状围缆、吊缆、吊环及进气阀、排气阀、限压阀组成,其中筒形胶布囊体的上半部外表面设置有经、纬向加强缆绳;加强缆绳的端头用三角形金属环与网状围缆一端连接,网状围缆的另一端与吊缆穿吊连接;吊缆集束连接在包覆橡胶的金属吊环上。本实用新型自重较轻,制造工艺筒单,筒体受力分散可防内压增高时囊体变形或自爆。筒缆(网)一体结构,免除了打捞施工前的承重绳缆布置、穿系、集束过程、省时省力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胶布制品,尤其是气密性橡胶打捞浮筒。
背景技术
现代打捞沉船及水底沉物有一种方法叫浮筒打捞法,既把一组多个浮筒运至打捞作业区,使其沉入水下,由潜水员潜入水下用钢缆将浮筒和沉船或者沉物栓牢后,把压缩气体压入浮筒内,利用浮筒的浮力将沉船或沉物带到水面,用拖船拖至维修船坞。打捞浮筒有刚性浮筒和柔性浮筒两类,由于刚性浮筒体积较大又不可压缩,使储存、运输、使用十分不便,除非大型沉船的打捞,一般情况下较少使用。而柔性橡胶打捞浮筒因其可压缩、卷曲、制造成本低、储存运输方便而被大量使用。
橡胶打捞浮筒的结构形式也是多样的,比如有单层胶布囊体外附设有胶布带扣(穿孔)的浮筒,结构筒单,制造工艺筒单,但防爆破性能较差,承重绳缆需在打捞作业前逐个经胶布带扣(穿孔)穿系、集束,才能与沉船体或沉物连接栓系,打捞效率较低。另外一种形式的单层胶布囊体,内设有多个隔膜以增加囊体的放爆破性能以及随浮筒上升,外部水压减小,浮筒内压增大而变形,囊壁外也附设有胶布带扣(穿孔),也需在打捞作业前逐个穿系,集束绳缆,打捞作业准备时间过长,工作效率较低。还有一种双层胶布囊体的打捞浮筒,其内囊为气密充气囊,外囊为保护防爆破囊,粘贴有加强肋带,外囊也是附设了胶布带扣(穿孔),这种打捞浮筒防爆破安全性增强,但浮筒的制造成型工艺较复杂,自重较重、使用时也需在打捞作业前逐个穿系,集束绳缆,准备工作耗时长、效率较低。上述各种柔性橡胶打捞浮筒的共同缺欠是浮筒体与承重绳缆是分离的,使用前均需要很长时间的承重绳缆布置、穿系、集束过程,这是一个较费时、费力的准备过程,给及时打捞作业带来不便,甚至有时还会发生缆筒分离造成打捞失败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研制一种可具防自爆性能、自重较轻、使用便捷、便于储存运输的柔性橡胶打捞浮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橡胶打捞浮筒,它由具半球形端头的筒形胶布囊体、网状围缆、吊缆、吊环及进气阀、排气阀、限压阀组成,其中筒形胶布囊体的上半部外表面设置有经、纬向加强缆绳;加强缆绳的端头用三角形金属环与网状围缆一端连接,网状围缆的另一端与吊缆穿吊连接;吊缆集束连接在包覆橡胶的金属吊环上。所述筒形胶布囊体上设置有进气阀、排气阀、平衡限压阀。所述筒形胶布囊体材质为双面挂胶的单层气密胶布;所述经、纬向加强缆绳为经浸胶处理的锦纶编绳用贴布条固定在浮筒外表面;所述网状围缆为经浸胶处理过的带芯锦纶丝套绳;所述吊缆为经浸胶处理过的带芯锦纶丝套绳。
与已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采用单层气密胶布成型囊体,自重较轻,制造工艺筒单,采用经、纬向加强缆设置与网状围缆相配合以及平衡限压阀的设置使筒体受力分散可防内压增高时囊体变形或自爆。采用筒缆(网)一体结构,免除了打捞施工前的承重绳缆布置、穿系、集束过程、省时省力使用方便。也可将此型打捞浮筒直接放置在沉船船舱内充气,排出舱内积水,增加舱体浮力使打捞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筒形胶布囊体 2-平衡限压阀 3-吊缆 4-吊环5-网状围缆 6-带环加固缆7-径向加强缆绳及贴布条 8-纬向加强缆绳及贴布条 9-排气阀 10-进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橡胶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沈阳橡胶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260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快速沉浮的浮船坞
- 下一篇:一种救援用充气橡皮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