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氧烟气净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25526.6 | 申请日: | 201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905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易会球 | 申请(专利权)人: | 易会球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 |
代理公司: | 温州金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7 | 代理人: | 林益建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液管 净化器主体 烟气 负氧离子 通孔 净化器 超氧离子 氧发生器 进氧管 水帘式 氧烟气 管壁 本实用新型 净化效果 强氧化性 污染物质 烟气出口 烟气进口 烟气净化 供水管 阻烟板 水帘 吸附 沉淀 供水 净化 | ||
一种超氧烟气净化器。它包括净化器主体和超氧发生器,净化器主体上设有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净化器主体内部设有若干块阻烟板和喷液管,所述超氧发生器的出氧端与设置在净化器主体上的进氧管连接,所述进氧管与所述喷液管连接,所述喷液管的管壁上设有若干通孔,供水管为所述喷液管供水后通过所述通孔形成水帘式的负氧离子浴环境。本实用新型使用超氧离子与烟气进行反应,超氧离子的强氧化性对烟气中的污染物质净化效果更好;在喷液管的管壁上增加通孔,烟气净化时形成水帘式的负氧离子浴,烟气与水帘接触更加充分,使烟气中的有害气体、杂质与负氧离子充分反应,经过完全的吸附、沉淀,气体的净化程度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除尘,特别涉及一种烟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工业生产过程中,特别是燃煤电厂及工业锅炉的运行中会产生大量的烟气,其中含有大量的粉尘及粒径不一的颗粒物,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目前,工业上普遍采用布袋除尘器进行烟气除尘,但是布袋除尘器需要定期维护和检修,给生产运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也增加了劳动成本。也有工厂采用湿式除尘装置对烟气除尘,通过喷洒反应试剂与气体中的有害杂质反应进行过滤,这种除尘装置除尘效果不好,往往导致除尘不充分,仍有大量的粉尘及颗粒被排放到大气中。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现有的除尘装置除尘效果不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烟气净化器,其使用负氧离子进行净化,并在喷液管上设有通孔,净化时形成水帘式的负氧离子浴,烟气与水帘接触更加充分,过滤、吸收效果更好,且具有很好的降温功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氧烟气净化器,包括净化器主体以及超氧发生器,净化器主体上设有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净化器主体内部设有若干块阻烟板和喷液管,超氧发生器的出氧端与设置在净化器主体上的进氧管连接,所述进氧管与所述喷液管连接,所述喷液管的管壁上设有若干通孔,供水管为所述喷液管供水后,水和超氧离子混合并通过所述通孔喷出,形成水帘式的负氧离子浴环境。
所述喷液管的至少一端设有可打开的盖子。通过打开盖子可方便的对喷液管进行清洗,防止通孔堵塞。作为优选,盖子可设置成两侧都有,使清洗起来更加方便。所述喷液管的进水口可选择设于顶部,两端作为盖子使用。
阻烟板和喷液管分别设于净化器主体内壁的两侧,并在内壁上交错设置形成迂回的烟气通道,延长烟气与水帘的相互作用时间。
所述净化器主体的背面设有水池,水池与主体一体设计,所述喷液管通过供水管与所述水池连接。
所述水池内设有污水净化系统,净化器本体的内部通过排水管与所述污水净化系统的污水入口连通,所述供水管与所述污水净化系统的净水出口连通。
所述进氧管与位于净化器主体内部最下方的喷液管连接,烟气由于含有固体颗粒、粉尘等质量较大的杂质,在下方位置进行吸附效果显著。
所述阻烟板上开设有排水孔,淋在阻烟板上的水通过排水孔排出。
所述烟气出口设于净化器主体的顶部,所述烟气进口设于净化器主体的正面,使烟气流通更加自然、顺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超氧离子与烟气进行反应,超氧离子的强氧化性对烟气中的污染物质净化效果更好;在喷液管的管壁上增加若干通孔,使喷液管喷洒时形成水帘式的负氧离子浴,烟气与水帘接触更加充分,使烟气中的有害气体、杂质与负氧离子充分反应,经过完全的吸附、沉淀,气体的净化程度更高,并且对高温烟气具有很好的降温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净化器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净化器主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喷液管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易会球,未经易会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255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