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张门扇热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23420.2 | 申请日: | 201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62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高瑞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曼特门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1/10 | 分类号: | B29C51/10;B29C51/42;B29C51/46;B29C51/26;B29L3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李建华 |
地址: | 1013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压贴合 减震弹簧 热量传送 加热块 热压 支撑板 陶瓷 本实用新型 支撑板顶部 热压装置 门扇 计时器 均匀安装 人工操作 上表层 下表层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张门扇热压装置,包括支撑板、计时器和上陶瓷加热块,所述支撑板顶部的两端安装有减震弹簧,且支撑板的顶端通过减震弹簧连接有下陶瓷加热块,所述下陶瓷加热块的顶端均匀安装有下热压贴合层,下热压贴合层一端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热量传送块,且热量传送块和下热压贴合层相互配合构成下部热压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支撑板顶部的两端安装有减震弹簧,且支撑板的顶端通过减震弹簧连接有下陶瓷加热块,下热压贴合层一端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热量传送块,且热量传送块和下热压贴合层相互配合构成下部热压结构,实现了装置可以上表层和下表层一同进行热压提高了装置的热压效率,同时也减少人工操作,节省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张门扇热压装置。
背景技术
在当今这个竞争强烈的环境下,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是一种提升自身产品竞争力必不可少的方式。钢质门扇的制作过程中,门扇发泡整形是整个环节当中最费时间的一个环节,以前在没有热压机的情况下,压一条门扇时间在7个小时以上,而且还要看天气,越冷的天时间越长,并且表面的平整度还是达不到要求。所以为了提升效率和质量,门扇热压工艺是必不可缺少之环节。
现有热压装置不能做到受热均匀,并且装置的加热速度会很慢,效率较低,在使用时,很多设备不能做到便捷快速有效的控制热压时间,会发生危险,还有的装置加工效率慢,成本耗费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张门扇热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热压装置不能做到受热均匀,并且装置的加热速度会很慢,效率较低,在使用时,很多设备不能做到便捷快速有效的控制热压时间,会发生危险,还有的装置加工效率慢,成本耗费较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张门扇热压装置,包括支撑板、第一气缸、推板、计时器和上陶瓷加热块,所述支撑板顶部的两端安装有减震弹簧,且支撑板的顶端通过减震弹簧连接有下陶瓷加热块,所述下陶瓷加热块的顶端均匀安装有下热压贴合层,下热压贴合层一端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热量传送块,且热量传送块和下热压贴合层相互配合构成下部热压结构,所述热量传送块靠近下陶瓷加热块一侧的顶端安装有上热压贴合层,上热压贴合层的顶端安装有加热腔,且加热腔的内部均匀安长有上陶瓷加热块,所述加热腔底部内侧壁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气缸,加热腔底部内侧壁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气缸,且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输出端皆与上热压贴合层连接,所述加热腔的顶部安装有真空泵,且真空泵的输出端安装有冷凝管箱,所述支撑板的一端安装有推板,推板一侧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且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的底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所述加热腔外部的一侧安装有计时器,加热腔外部的另一侧安装有控制器,控制器通过导线与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真空泵、上陶瓷加热块和下陶瓷加热块电连接,且计时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底部的四个角位置皆安装有底座,且支撑板与底座相互配合构成支撑结构。
优选的,所述下热压贴合层顶部的两端安装有支撑弹簧杆,且支撑弹簧杆的顶端与上热压贴合层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热腔顶部的一端安装有报警灯,报警灯与温度传感器相互配合构成温控结构,且报警灯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靠近推板一侧的两端安装有滑槽,滑槽远离支撑板的一端与推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热压贴合层的一端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报警灯相互配合构成报警结构,且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曼特门业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曼特门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234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