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雕刻模切刀的刀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21412.4 | 申请日: | 201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11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孟庆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盛世(北京)模切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4B1/06 | 分类号: | B44B1/06;B44B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02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科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刀面 切削 刀柄 刀具 本实用新型 雕刻模 后刀面 接触处 侧刃 后刀 磨削 切刀 半圆台型 模具雕刻 圆弧面型 平面型 顶面 面形 打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雕刻模切刀的刀具,涉及模具雕刻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刀柄以及开设在刀柄上的切削部;所述切削部整体呈半圆台型,包括一平面型的前刀面、一圆弧面型的后刀面以及切削部远离刀柄一侧的顶面;所述前刀面与后刀面接触;在前刀面与后刀面的一个接触处设置有一个侧刃,所述侧刃由在前刀面与后刀面的一个接触处磨削出一个磨削面形成的。本实用新型具有让工作人员在对刀具进行打磨时更为方便快捷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雕刻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雕刻模切刀的刀具。
背景技术
在金属切削加工行业中,模切到的切削加工,尤其是硬质合金刀片模具的加工,常用到雕刻刀,此类加工对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都非常高,通常为了保证模具的表面质量,中间是不允许换刀的,因此对雕刻刀具的寿命也有严格的要求。
授权公告号为CN101885284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模具加工用雕刻刀,包括刀具本体,所述刀具本体一端为杆状的柄部,另一端为锥状的切削部,所述切削部设置由一平面和一圆柱弧面围成的排屑槽,所述平面为前刀面,所述圆柱弧面垂直与前刀面。上述模具加工用雕刻刀结构简单、便于制作、可提高加工质量,还能降低上产成本。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使用上述模具加工用雕刻刀对模切刀进行雕刻加工时,一般使用切削部的尖角处对模具进行雕刻切割。当多次使用后,切削部的尖角会出现一定的磨损,使得工作人员需要对切削部进行打磨,以便后续的切割雕刻工作。但是上述专利中的模具加工用雕刻刀的尖角在出现磨损后,工作人员在进行打磨时需要将形成尖角的每个面都要打磨一遍,才能使尖角重新尖锐,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在打磨切削部时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雕刻模切刀的刀具,将用于切削雕刻模具的尖角制作成刀刃状,让工作人员在对刀具进行打磨时更为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雕刻模切刀的刀具,包括刀柄以及开设在刀柄上的切削部;
所述切削部整体呈半圆台型,包括一平面型的前刀面、一圆弧面型的后刀面以及切削部远离刀柄一侧的顶面;所述前刀面与后刀面接触;
在前刀面与后刀面的一个接触处设置有一个侧刃,所述侧刃由在前刀面与后刀面的一个接触处磨削出一个磨削面形成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在进行切削雕刻的工作时,用侧刃对模切刀具进行雕刻,在长时间的使用后,一旦侧刃出现磨损,工作人员可以对磨削面进行打磨来使侧刃保持锋利,而且工作人员对磨削面进行打磨时,相比于打磨出刀尖更为方便容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磨削面设置在后刀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更方便将磨削面打磨倾斜,从而更容易形成侧刃。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后刀面与顶面之间设置有一个由倾斜磨削顶面而形成的底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让工作人员进行切削雕刻工作时同一把刀有不同的用途,从而工作人员的切削雕刻工作更为方便,不需要多次换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面与后刀面接触的一侧低于与前刀面接触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面向后刀面一侧倾斜,与磨削面处于同一方向,让底刃与侧刃连接在一起,从而更方便工作人员的切削雕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刃与侧刃之间设置有一个切削尖角,所述切削尖角位于底刃与侧刃接触的位置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盛世(北京)模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中航盛世(北京)模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214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雕刻刀
- 下一篇:一种带有单片机的机械零件表面刻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