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流体泵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20117.7 | 申请日: | 201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83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陈荣国;颜正辉;陈志平;陈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新控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9/03 | 分类号: | F04B49/03;F04B49/02;F04B49/08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方闻俊;孙盼峰 |
地址: | 31752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泵 控制器 连接端 流道 流体压力检测 压力检测口 控制流体 外壳组件 控制板 传感器 进水 本实用新型 控制器使用 安全性能 电机启动 电机启停 阀门结构 连通泵体 流体流动 密闭空间 液压变化 直接安装 顶盖 感应流 漏水 泵体 出水 紧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体泵控制器,包括由第一外壳、第二外壳和顶盖形成的外壳组件,第一外壳内具有流道,第一外壳的一端设有进水连接端,第一外壳的另一端设有出水连接端;流道的进水连接端设有能感应其内流体流动而控制流体泵的电机启停的阀门结构,流道具有泵体压力检测口,第一外壳设有感应流道内液压变化的流体压力检测传感器以及控制流体泵的电机启动与否的控制板,流体压力检测传感器连通泵体压力检测口且位于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紧固后所形成的密闭空间内,从而方便用户将流体泵控制器直接安装到现有流体泵上,避免了控制板因遇外壳组件漏水而出现损坏情况的发生,提高了流体泵控制器使用时的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流体泵控制器,该流体泵控制器特别适合用于水泵中。
背景技术
流体泵是一种通过电机的转动运送流体的装置,自动流体泵则是指流体受到自动控制的流体泵。
为实现对流体泵的自动控制,一般会在泵体的流体流出通道处安装压力开关,并在泵体的流体流入通道处安装止回阀,通过泵体内压力开关与止回阀一起配合动作,起到自动停开的效果。压力开关是用于检测流体流出通道内的流体液压,在流体流出通道内的液压高于设定值时,切断流体泵的电机电源,电机停止转动;在流体流出通道内的液压低于设定值时,接通流体泵电机的电源,电机启动转动。如在流体的小流量情况下,一旦有流体流出,泵启动,但因流体的流出量较小,会使管道内压力瞬间变大,电机马上停机;随着小流量的流体继续流出,又使泵启动,如此循环造成泵的频繁启动,会对电机造成损坏。
然而,现有的流体泵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由于需要在流体泵的泵体内安装压力开关和止回阀,以完成对流体泵的控制,而泵体内的空间非常有限,如此安装压力开关和止回阀无疑将增加流体泵的结构复杂度,加大流体泵的制造难度和制造成本。
另外,现有如中国发明专利CN201210321001.7公开了一种水泵压力传感器(压力开关),包括壳体、弹性膜片、磁芯、电感线圈、弹簧、电感套筒和调节阀;壳体上部设有第一容腔,而下部则设有与第一容腔相连通的第一贯通孔;电感套筒下部设有第二容腔,而上部则设有与第二容腔相连通的第二内螺纹孔;弹性膜片位于壳体的第一容腔底部;电感套筒下部插入在壳体的第一容腔内,其下端面压住弹性膜片,该弹性膜片还可起到密封的作用,即可使所述电感套筒与壳体的第一容腔之间的密封性能好,水不会从此处漏出;弹簧可伸缩地位于电感套筒的第二容腔内;电感线圈固定在电感套筒的第二容腔下端口内壁上,其引出线从电感套筒的第二容腔内穿出与压力检测电路电连接;磁芯可轴向移动地位于电感线圈的内腔中,磁芯下端面与弹性膜片相接触,该磁芯上端面与弹簧下端相接触;调节阀下端设有与电感套筒的第二内螺纹孔相适配的第二外螺纹;调节阀下端拧入电感套筒的第二内螺纹孔内,该调节阀下端面与弹簧上端相接触。
工作时,水从壳体下端的第一贯通孔进入,水的压力迫使弹性膜片产生往磁芯方向突起的形变,该弹性膜片的形变推动磁芯往上移动而压缩弹簧,因磁芯偏离电感线圈的移位,磁链减少,导致电感线圈的电感量也减少;压力检测电路据此计算出水的实际压力大小,从而给出相应的控制信号输出给水泵。也就是说,发明专利CN201210321001.7所公开的方案是利用磁芯在水流作用下偏移电感线圈的移位来得到第二容腔内电感线圈的电感量变化情况,进而再由压力检测电路根据这种电感量变化情况计算得到水的实际压力大小。
然而,上述发明专利CN201210321001.7所公开的水泵压力传感器方案仍然存在不足之处:由于需要在水泵压力传感器的第二容腔内设置电感线圈以及将电感线圈的引出线从电感套筒的第二容腔内穿出并且与压力检测电路电连接,这将使得水泵压力传感器的加工难度增加,降低了传感器的加工制造效率;另外,由于需要借助电感线圈与磁芯之间的移位来得到第二容腔内的电感量变化情况,并且把电感量测试出来后,再去判断压力,电感比较敏感,磁的一致性要求也有问题,而且工艺不好做。
实用新型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新控泵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新控泵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201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用大排量乳化液泵用卸载阀
- 下一篇:一种变压器事故储油井排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