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矩管成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18901.4 | 申请日: | 201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914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军波;沈继刚;陈敏;李宏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37/08 | 分类号: | B21C3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杨柳岸 |
地址: | 40112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矩管 成型 本实用新型 成型机组 成型系统 平整机组 机组 板带 冷弯 弯折 焊接 成型过程 减薄现象 角部弯折 精轧机组 薄壁管 外凸型 夹送 精轧 内凹 失稳 弯弧 钢铁 配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矩管成型系统,属于钢铁冷弯行领域,用于冷弯较大规格方矩管成型,所述系统包括依次配套设置的夹送机组,成型机组,焊接机组、精轧机组和平整机组,所述成型机组用于将板带弯折成带弧度的外凸型方矩管,并通过焊接机组、精轧平整机组后得到高质量方矩管。本实用新型可以在成型初始道次对板带进行弯弧处理,在弯折过程中能有效防止大规格薄壁管成型过程中出现的内凹失稳现象、有利于上下R角成型,有效避免角部弯折处减薄现象,提高方矩管成型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铁冷弯行业技术领域,涉及较大规格方矩管成型生产线。
背景技术
就目前而言,方矩管成型一般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圆成方,即钢板经过成型成圆管,然后通过精轧形成方管,第二类为直接成方,即通过多道次弯折形成方管,然后焊接精轧。圆成方的优点为:成型的产品质量好,机组成型速度快,比如R角均等,焊缝平整,产品外观好,但是圆成方材料利用率相对较低,成型功率大,生产道次多,轧辊公用性差,在生产厚壁管时,若孔型设计不合理容易使金属在角部严重堆积甚至造成压裂等缺点;
直接成方工艺具有以下优点:工艺设备简单可以减少投资,钢带的展开宽度小,规定长度重量轻,节省材料;轧辊由辊边组合而成,公用性强,轧辊备件少,成型力比较小,能耗低,但缺点是存在内角R不均匀,角部容易变薄,大规格薄壁管容易产生内凹失稳,并且其成型质量和尺寸精度要低于直接成方工艺等缺点。
目前国内冷弯工业的现状,相对于“先圆后方”工艺,“直接成方”工艺更适合国内企业采用。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圆成方’和‘直接成方’各有其优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矩管成型系统,其为“直接成方”的变种方式,即具有直接成方节省材料、成型道次少,成型力小等优点,又具有“先圆后方”成型质量好,尺寸精度低等优点,同时能够避免大规格薄壁管内凹失稳,R角减薄或堆积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方矩管成型系统,包括根据方矩管成型方向依次布置的用于将方矩管成型前板带对中的夹送机组、用于将所述板带经多道次弯折成四边带有弧度的外凸型方矩管的成型机组、用于将外凸型方矩管闭合口进行封口焊的焊接机组、用于将焊接后的外凸型方矩管进行定型的精轧机组以及用于对定型后的方矩管进行矫直的平整机组。
采用上述方案,该成型系统通过带弧度的轧辊,将板带弯折成带弧度的外凸型方矩管,并由精轧机组,平整机组进行精整型。在а角成型前一道次对方矩管上边进行弯折成弧,在а成型第一道次同时对方矩管底边进行弯折成弧,弧高度可取边长L的1/12~1/15;在β角成型前一道次对方矩管两侧壁进行弯折成弧,在β成型第一道次同时对方矩管底边进行弯折成弧,弧高度可取边长L1的1/9~1/12。这样,依次形成的弧形,可抵抗方矩管成型过程中的内凹失稳现象,同时,由于弯曲成弧形产生的角度,可一定程度减少а角、β角的成型角度,有利于а角、β角处成型,最后由外凸型方矩管经过精整、平整校准,成型质量及尺寸精度要高于直接成方成型方式。所述弧长成型过程为实弯,成型弧长半径由产品尺寸及上下R角半径确定,弧长起弧位置与R角弧长结束位置相切;а角成型机架、β角成型机架和闭合口成型机架的轧辊孔型,需有平辊变为带弧度的弧形辊,成型过程中弧形辊与带钢完全贴合。
进一步,所述成型机组的弯折道次有11-13次。
进一步,所述成型机组的传动方式采用下传动方式,前一道次的轧制速度相比于后一道次的轧制速度呈递增式。
进一步,所述成型机组包括有边长成弧机架、а角成型机架、β角成型机架和闭合口成型机架。
进一步,所述边长成弧机架、а角成型机架、β角成型机架和闭合口成型机架均包括有本体、设于本体上的上水平辊和下水平辊、以及用于驱动上水平辊和下水平辊旋转的驱动机构;闭合口成型机架还包括有位于本体两侧的立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189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B型管制管机
- 下一篇:一种开卷机卷筒轴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