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石墨烯加热的远红外输血输液智能加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18780.3 | 申请日: | 201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346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元;王小聪;黄玉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韶关市华工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5/44 | 分类号: | A61M5/44;A61N5/06;A61M5/14;A61M5/168;A61M5/36 |
代理公司: | 44245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向玉芳<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512026 广东省韶***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度探头 输管 探头 主机 滴斗 液位传感器探头 本实用新型 监测探头 电子锁 石墨烯 滴速 流出 输血 输液 远红外加热装置 智能加温装置 全自动温控 安装板 保温管 输血瓶 输液瓶 远红外 立杆 针头 加热 智能 灵活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石墨烯加热的远红外输血输液智能加温装置,包括安装板、立杆、保温管、主机、输液瓶或输血瓶、针头、温度探头;主机中滴斗连接两端的输管,滴斗上设有液位传感器探头和滴速监测探头;位于滴前端,流入温度探头、滚泵、流尽探头依次沿输管设置在主机中;位于滴斗后端,空气探头、流出温度探头、输管电子锁依次沿输管设置在主机中;第一石墨烯远红外加热装置、液位传感器探头、滴速监测探头、流入温度探头、滚泵、流尽探头、空气探头、流出温度探头和输管电子锁分别与CPU电路板连接;温度探头与CPU电路板连接;本实用新型首次实现全自动温控输液和输血,且操作稳定、安全、可靠、高效、灵活、智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输血和输液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石墨烯加热的远红外输血输液智能加温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市场上的输液加温仪器,携带式的太过简单,稳定性差,不适合手术室或者ICU重病房使用。固定式的,体积较大,安装受限。适合手术室和病房的不能活动上次所。
静脉输液是医疗场所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重力式输液及输液泵输液两种方式。重力式静脉输液是依靠药液与人体高度差产生的压力来驱动药液进入体内,使用手动调节轮夹来控制输液速度。输液泵依靠滚轮蠕动挤压输管来推动液体流动,输液速度不受液面高度和患者体位变化影响,可实现超低速至高速的大范围精确输液,常用于需要严格控制输液量和药量的情况,如抗心律失常药物,婴幼儿静脉输液或静脉麻醉等。重力式静脉输液与输液泵输液相比,虽然输液速度调节范围狭窄,难以精确控制,但因其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等优势,是目前使用量最大的输液方式。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对高质量医疗技术的渴望,临床上对静脉输液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重力式静脉输液的控制方式由医务人员根据经验手动调节,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容易造成医疗纠纷。由于不同患者病情有所差异,有些患者每日需输数组药液或因长时间连续输液,需要患者及其家属实时观察输液状况,当输液出现异常情况或输液即将结束时,如果床旁陪护人员或医护人员未能及时发现,易发生空气栓塞、凝血、堵针等意外,轻则延误治疗,给病人造成痛苦,重则发生不可弥补的医疗事故,静脉输液的智能化管理日趋迫切。
另一方面,近年来医学研究发现,输入与人体体温不相适应的药液,对人体生理机能的康复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对于老人、幼儿、免疫力差的特殊患者群体。天气寒冷时,若输入液体温度较低可诱发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包括外周血管收缩、寒战应激、免疫功能降低、代谢异常、药物清除障碍等,导致并发症出现概率增大,因此恒温输液也逐渐得到了医学界的重视。
目前对静脉输液进行管理的设备有输液泵及静脉输管理器。输液泵以蠕动方式连续挤压充满液体的输管,推动管内液体向静脉内流动,主要用于精确输液。大部分的输液泵具有流量、流速、压力、气泡等参数的检测警等功能。但是输液泵结构复杂,价格昂贵,难以大范围推广使用,一般用于手术室及ICU室,大部分没有加热功能。静脉输管理器主要用于对重力式静脉输液的监控,药液的动力仍要来源于药液与人体的高度差。静脉输管理器使用光电传感器检测滴速及流量,通过挤压输管管径来控制输液速度,不能改变原来的最大流速。在输液加热功能方面,有部分静脉输管理器集成了该功能,但大部分是以单独的产品出现;加热途径主要包括化学能加热、电能直接加热、水浴加热、微波加热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韶关市华工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未经韶关市华工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187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