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流体阻尼器、铰链和冰柜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18606.9 | 申请日: | 201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092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大岛雄希;马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三协(浙江)有限公司;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F9/12 | 分类号: | F16F9/12;E05D3/02;E05F5/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沈捷 |
地址: | 314299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盖部 筒部 流体阻尼器 铰链 工作流体 焊接固定 转子 流体室 冰柜 壳体 隔板 本实用新型 轴向两端 流体 填充 体内 室内 | ||
一种流体阻尼器、具有流体阻尼器的铰链以及具有铰链的冰柜,有助于将盖部牢固地焊接固定于筒部。本实用新型的流体阻尼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转子,所述壳体具有筒部和设置于该筒部的轴向两端侧的第一盖部和第二盖部,在所述筒部、所述第一盖部、所述第二盖部和所述转子之间形成有流体室,在所述流体室内填充有工作流体,所述筒部与所述第一盖部和所述第二盖部中的一方通过焊接固定在一起,其中,在所述流体室与所述第一盖部和所述第二盖部中的一方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工作流体接触所述第一盖部和所述第二盖部中的一方的独立的隔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阻尼器、具有流体阻尼器的铰链以及具有铰链的冰柜。
背景技术
以往,为避免马桶盖或马桶座圈关闭时与马桶座猛地碰撞而产生噪音,常常采用流体阻尼器。
流体阻尼器通常包括壳体和转子,其中,壳体具有一端开口的有底筒部和封闭该有底筒部的开口端的盖部,转子能转动地设置在壳体内,且具有旋转轴和可动的阀芯,在有底筒部、盖部和转子之间形成有流体室,在流体室内填充有工作流体。
在流体阻尼器中,若旋转轴朝第一方向旋转、阀芯变为关闭状态,则因工作流体欲被压缩而对旋转轴施加负荷,与此相对,若旋转轴朝第二方向反转、阀芯变为开启状态,则流体通过,因此对旋转轴不施加负荷。
根据上述特性,例如通过将流体阻尼器的转子与马桶盖或马桶座圈固定并将流体阻尼器的壳体与马桶座固定,在马桶盖或马桶座圈关闭时,可利用流体阻尼器产生的阻力避免马桶盖或马桶座圈过快关闭,从而能避免与马桶座猛地碰撞而产生噪音,另一方面,在马桶盖或马桶座圈打开时,由于流体阻尼器不产生阻力,因而能快速打开马桶盖或马桶座圈。
以往,在制造流体阻尼器时,为了将盖部固定于有底筒部的开口端,通常采用焊接固定的方法。具体而言,例如,在有底筒部中插入转子后,在有底筒部与转子之间填充工作流体,接着,利用盖部覆盖有底筒部的开口端,并将盖部的外周缘通过超声波焊接等固定于有底筒部的开口端。
不过,实际中发现,在将流体阻尼器应用于具有笨重盖体的装置(例如需要将笨重的盖体以能绕水平轴线转动的方式与主体连接的冰柜等)时,有时会发生盖体与主体的焊接在工作中破坏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体阻尼器,有助于将盖部牢固地焊接固定于筒部。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流体阻尼器的铰链。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流体阻尼器的冰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流体阻尼器,其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转子,所述壳体具有筒部和设置于该筒部的轴向两端侧的第一盖部和第二盖部,在所述筒部、所述第一盖部、所述第二盖部和所述转子之间形成有流体室,在所述流体室内填充有工作流体,所述筒部与所述第一盖部和所述第二盖部中的一方通过焊接固定在一起,其中,在所述流体室与所述第一盖部和所述第二盖部中的一方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工作流体接触所述第一盖部和所述第二盖部中的一方的独立的隔板。
此处,所谓“独立的隔板”,是指隔板与壳体及转子分体形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流体阻尼器,在流体室与第一盖部和第二盖部中的一方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止工作流体接触第一盖部和第二盖部中的一方的独立的隔板,因此,流体室内的工作流体不易到达第一盖部和第二盖部中的一方与筒部之间的焊接部位,不易对两者的焊接造成影响,因此,容易将第一盖部和第二盖部中的一方牢固地焊接固定于筒部。
此外,在上述结构的流体阻尼器中,优选所述第一盖部和所述第二盖部中的另一方与所述筒部一体形成。
根据上述结构的流体阻尼器,有助于减少组装步骤,从而降低制造成本。
此外,在上述结构的流体阻尼器中,优选所述隔板由金属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三协(浙江)有限公司;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三协(浙江)有限公司;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186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阻尼隔振脚座光学平台
- 下一篇:一种新型汽车减振器加长杆